净 界 第三十三篇(第14/24页)

[301]活强盗指沙拉·科隆纳(Sciarra Colonna)及诺加雷(Guglielmo Nogaret),皆腓力第四之军官。老教皇被虏掠后,因受虐待,未几死于罗马,事在一三〇三年。

[302]新彼拉多指腓力第四,因昔罗马派往巴勒斯坦的巡抚彼拉多曾将耶稣交于犹太人之手,今腓力第四则将卜尼法斯交于其仇人科隆纳族。腓力第四自一三〇七年对于“宗教武士”(Templar)借故加以追究,至一三一二年始定罪处罚,然在此时期以前,已攫取多人之钱财矣。又注谓:腓力第四以财政困难,课税于僧侣,卜尼法斯曾力抗之。

[303]“圣灵的唯一新妇”指圣母马利亚。

[304]他们日间叙说穷困及乐善好施的例子,夜间叙说贪吝的例子。

[305]匹格玛利翁(Pigmalion)为狄多之兄弟,曾因觊觎狄多之夫希凯斯(Sicheo)之国土及财富,遂将希凯斯暗杀。

[306]弥达斯(Mida)为佛律癸亚(Frigia=Phrygia)之国王,因与酒神善,神许以所触之物悉成黄金,竟至无物可食。

[307]耶利哥城攻下以后,约书亚命令将所有战利品归之于上帝,后亚干(Acam=Achan)不听命,约书亚令以色列众人用石头打死他,并烧去其所有。见《旧约·约书亚记》第六章、第七章。

[308]起初,耶稣的信徒,财物不分彼此,都是大家公用的。他们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把银子拿来放在使徒脚前,照各人所需,分给各人。有一个名叫亚拿尼亚的人和他的妻子撒非喇(Safira=Sapphira)卖了田产,把银子私自留下几分,把其余几分拿来放在使徒脚前。亚拿尼亚夫妇被彼得谴责,皆扑倒断了气。见《使徒行传》第四章第三十二至三十七节,第五章第一至十一节。

[309]赫利奥多洛斯(Eliodoro=Heliodorus)为叙利亚王塞琉古(Seleucus)之司库大臣,受王命往耶路撒冷大寺盗财宝,足将入户时,忽有军人骑马奔来,赫利奥多洛斯被马所踏,遂惧而逃归。

[310]当特洛亚被围之时,普利阿姆斯王遣其子波吕多鲁斯携财宝往特拉刻(Tracia=Thrace)王波吕墨斯托尔(Polinestor);及特洛亚危急,波吕墨斯托尔反而取媚希腊人,用最卑劣手段,将波吕多鲁斯谋杀,而夺取其财宝。

[311]克拉苏(Crassus)雄于财,与恺撒、庞培并称罗马前三雄。克拉苏出为叙利亚总督,被安息(Parthia)王所败,被杀后,以其头浸于熔金之中,说:“君渴于金,请饮金!”

[312]拉托娜女神(Latona)为尤比特大神之情妇,因逃避大妇尤诺女神之嫉妒,寄居德洛斯(Delos)岛上,此岛漂流海面,无固定地点。后尤比特使岛停着,拉托娜在其上生产日神(阿波罗)、月神(狄阿娜);日月者,天之双目也。

[313]耶稣降生以后,天使报喜信给牧羊人,并有天兵一大队,同天使赞美上帝,说:“至高之处荣耀归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见《路加福音》第二章第八至十四节。

[314]不知道刚才地震的缘故。

[315]但丁在其《宴会》之开端,即引亚里士多德之言:“凡人皆自然有求知之欲望。”此处“自然的渴”指知识欲,特别指地震之原因。

[316]耶稣向撒马利亚妇人要井水喝,妇人不与,耶稣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妇人说:“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耶稣所说的“水”,指明白神和人的大道。见《约翰福音》第四章第七至十五节。

[317]《路加福音》第二十四章载:耶稣死后七日,从坟墓里复活出来。有两个门徒在大路上行走,耶稣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同行;只是他们的眼睛迷糊了,不认识他。

[318]此时但丁在山之西北,太阳尚近于东方,故但丁不投影于地,因此同道之灵魂不识其为生人也。神话上谓有三女神,决定人之寿命:克罗托(Cloto)纺织棉纱,拉刻西斯(Lachesis)量其长,阿特洛波斯(Atropos)则将此生命线割断之。此处无非说明但丁阳寿未尽而已。

[319]净界山门前三层阶石,见第九篇。

[320]陶玛斯(Taumante=Thaumas)与埃勒克特拉(Electra)所生之女儿名伊里斯(Iride=Iris),在神话中为虹之人格化,为诸神之使者。

[321]人有罪过,受良心之谴责,因而忏悔,唯忏悔须有诚意与痛改之精神,非可以自欺而欺人也。

[322]斯塔提乌斯(Papinio Stazio)约生于公元五十年之那不勒斯,约卒于九十六年。诗言生于图卢兹(Tolosa)者,实出误传,盖当时有卢齐乌斯·斯塔提乌斯(Lucius Statius)之修辞学家为图卢兹人云。斯塔提乌斯以“诗人”之称号久居罗马,其时为韦帕芗(Ves pasianus)帝当政(69—79年在位),其子狄托(Tito=Titus)灭犹太,取耶路撒冷于公元七十年。斯塔提乌斯作《忒拜战纪》(叙七王攻忒拜的故事)为模拟维吉尔之《埃涅阿斯纪》之史诗,中世纪读之者甚众;又作《阿基琉斯纪》(Achilleid),仅成二篇,未完而卒。“月桂”(laurel)原文本作“番石榴”(mirto),皆为荣誉之标志,此处改用月桂者,以其较为普通也。斯塔提乌斯伴但丁直至净界之终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