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莫尔传 第一部(第8/8页)

“主教看到他们争论不休,就示意那滑稽的食客一边去,进而将话题成功地转移了。之后,主教也起身离开,去处理公务,把我们给打发走了。

“亲爱的莫尔,请原谅我讲了一个如此冗长的故事。我真没想过用这么长的时间来讲述这样的谈话。如果不是你很想听谈话的具体内容的话,我叙述的就比较简略了。但是我还是要重申一点,来揭露那些食客奉承的嘴脸。他们对我说的话加以鄙视,但是看见红衣主教没有反对,他们就随声附和对我之前说的话大加赞扬。他们是那么地巴结主教,甚至那个滑稽的人说的笑话,看到红衣主教没有致以反对,也大肆地啧啧称赞起来。因此不难看出,这些食客对我和我说的话是多么地不当一回事儿。”

我说:“亲爱的拉斐尔,我很荣幸可以听到你的叙述,因为你所说的很风趣,又很有见解。并且在听你叙述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回到了故乡,回到了童年,因为我是在红衣主教的宫廷中长大的。这勾起了我对红衣主教的许多愉快的回忆。本来我就已经很喜欢你了,结果你也很怀念红衣主教,这让我更加感觉到了自己对你的喜爱之情。不过我还是没有改变想法,我依旧觉得,假如你可以说服自己成为君主的谋臣,那么你的胆识与谋略,可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帮助。这可以说是你当仁不让的职责,也是一个德才兼备的慈善家的职责。你崇拜的柏拉图曾经说过,哲学家做君主,或者君主研究哲学,哲学与治国相结合,国必富强。所以我觉得,一个满腹经纶的哲学家不愿意为国献策,那么国家的发展将会举步维艰。”

“哲学家不是这样的,他们是很乐意向君主献计献策的。”拉斐尔说,“他们是很热爱自己的国家的,至于他们不愿意在朝为官,并不代表他们不乐意建言献策。实际上,很多哲学家都是将自己的思想谋略撰写在了书中,但是并不怎么受君主重视。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经也说过,除非君主本人喜爱研究哲学,否则君主是不会采纳哲学家的意见的,因为君主们从小就被错误的观念熏陶着。柏拉图从自己和代俄尼喜阿14交往的经验中,得到以上的真理。那么,如果是我对君主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想改变他原有的错误思想,我相信我的结局不是被奚落,就是被直接撵走。

“倘若我成为法国国王的谋臣,参加了国王召开的枢密会议。在会上,一群国王宠爱的谋臣百般思考着,怎样满足国王的占有欲,去吞并那些国王觊觎的国家。比如说怎么霸占米兰,掠夺那不勒斯,重创威尼斯,征服意大利,进而强占法兰德斯、布拉邦特,终而全勃艮第。”


1英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1509—1547年在位)———当时英国和西班牙在海外贸易上发生重大矛盾。

2即查理五世(Charles V),1516—1556年为西班牙国王,1519—1556年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3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所著史诗《埃涅阿斯》的主人公,埃涅阿斯船上的舵手,曾堕海失事,此处借喻为不高明的航海员。

4奥德修斯———古希腊诗人荷马所著史诗《奥德赛》的主人公。

5柏拉图(约前428—约前348年)———古希腊哲学家,相传为了追求知识,曾在国外广泛旅行。

6亚美利哥·韦斯浦契(Amerigo Vespucci,1454—1512)———意大利航海家,美洲(亚美利加)从他得名。

7古希腊传说中的怪物,岩礁的化身,危害海中船只。

8古希腊传说中鸟身女面的三妖之一,飓风的化身,有利爪,能将人攫走。

9古希腊传说中海岛上毁坏航船以吃人为生的巨怪。

10约翰·莫顿(John Morton,1420—1500)———曾任红衣主教及英王亨利七世的首相。莫尔青年时当过莫顿家的侍从。

11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引用此处。

12古希腊的一个哲学学派,该派后期有“一切罪恶都是均等的”这一主张。

13以利沙(公元前850?—前795?年)———古代犹太预言家,对嘲笑他秃头的儿童进行恶狠报复,见《旧约·列王纪下》。

14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主张由哲学家管理国家,他曾做过西西里岛的统治者代俄尼喜阿(公元前4世纪)的哲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