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身大侠(第4/5页)

他这样一说,帐子外边的人兴奋得搓手。老者又眨眨眼:“听说过吗?那些年在海边上,从这一遭再往北,就有一条好汉……”

我一时没听明白,抬起眼看着他。四周的那帮人一齐喊:

“就是李胡子——你不知道?就是那个‘独身大侠’!”

我一下全明白了,也弄懂了他们先前那样称呼我,原来包含了某种讽刺意味。

“讲个呀,讲个呀……”一群人呼叫着,看着老者。

老者说:“我常跟他们讲李胡子的故事,那个独身大侠呀,杀富济贫,一身武艺,手里的家伙真是百步穿杨。他骑着一匹黑马,也有人说是一匹青花马,沓沓沓夜行百里悠着走。擒了南边大户人家的小姐就扔在马背上,一溜溜飞跑,天明时分准跑回海滩。人家一辈子没断上好的吃物……”

大伙又笑了。

老者说:“不过这是个干净人,从来不近女色。他抢来的小姐都送给了穷人。穷人不要,再交给革命队伍——干什么用?当护士哩。你知道,这些小姐个个都有书底子,心灵手巧,会读医书,会念报纸,会绣花缝补衣裳。到后来大官都愿找她们当媳妇,生个娃娃又白又胖,双眼皮儿,咕咕哝哝念洋书。儿子大了,妈妈就说,你这辈子忘了谁也别忘了李胡子,是李胡子抢来你妈,你妈这才走上革命路……”

大伙笑得快活。我觉得这个老者有一种奇怪多趣的思路,虽然说的未必都是李胡子的故事,但也算贴谱儿。那是各种传说搅在了一块儿,越传越神,越传越奇,到后来都归到了李胡子身上,他就给弄得不三不四了。我想:瞧这个传奇英雄的影响多么大,他的故事已经远远地讲到大山的那一边……老者又说:

“说起来也许没人信,李胡子一个人在战争年代里端了六座炮楼,听说海边小城一围遭的那三个大炮楼,都是李胡子闹塌了的。有一年李胡子装成一个驼背老人,背着一个破布包,里面装了几只鳖。谁也不知道他在鳖里面下了毒。鬼子头儿吃了,七窍流血。还有一年上,李胡子把枪藏在鸡蛋篓子里,偷偷摸摸混进了英国人的海关,那些英国人黄头发蓝眼睛,鼻子上全是疙瘩,和洋夫人坐在铁椅子上听戏匣子。李胡子去了,大大方方撩开鸡蛋篮子,抽出了手枪,那些外国人把女人扔下就跑。扔的时候还两手抓住她们后背上的肉往前一拥,和李胡子撞个满怀。看,洋人多么坏!人家李胡子不是冲着女人来的,人家是冲着英国人的那两挺机枪。英国人的武器好,偷他们一支枪就等于偷来半支队伍。可那一次李胡子没能得手——因为有一支土匪比他先一步赶到,那枪已经被洋人献出去了。后来李胡子又登上了一只运金子的船,那些金子都出在砧山西边的金矿上。他就硬是把这只船押着,开到了咱们这边儿来……”

他说到这儿,那个鼻子上有伤的人睁大眼睛问:

“‘咱们这边儿’又是哪里?”

老者把手一划拉说:“就是咱们这边儿。李胡子枪法好,人也硬气。多少人打他的主意,都没能得手。那时候啊,这一围遭队伍多了去了,都是些杂牌子,几杆枪再添几个人,一支队伍就拉起来了——那名字叫‘拉杆子’。最早站出来‘拉杆子’的人就是司令。这一围遭有八个司令,八个司令一人占一块地盘,哪一个都想把李胡子网罗进去。李胡子一个也没看上眼。有一个满脸长了红胡子、头顶上有两块大疤的‘二疤瘌’,亲自派人给李胡子送礼传话,说李胡子如果入了他们的队伍,那么他就把司令的宝座让给他,自己甘当副手。李胡子把东西收下,一摆手说:‘告诉你们的二疤瘌,他想活得好,就别来刺挠我。’来人把他的话回报了二疤瘌,二疤瘌气得满地打滚,再后来就生出个办法:让人给李胡子送毒酒。谁知李胡子心眼才多,他腰上有一根银簪子,往酒里一插变了颜色,嘿嘿一笑,就把送酒那家伙的一只手给剁了去。再后来二疤瘌就联合起其他的几个司令围剿李胡子。他们在海滩上什么方法都使尽了,也没伤着李胡子一根毫毛,自己倒损失了几十个鸟人。再后来他们又使上了美人计,把那些大闺女小媳妇描了花脸儿,穿上绫罗绸缎送到林子里,说什么做了个梦,梦见英雄踏着五彩祥云飞走了,心里急得慌,就来找英雄了。李胡子哪吃这一套,笑一笑,然后把她们如数捉起,一个装一个袋子,一五一十码好,扛到马上,全交给了革命队伍。革命队伍那时候正缺女同志,就把她们交给了识字班。再后来又把她们押上了火车,最后又改坐轮船,运上了东北。听说如今这时候都在东北做了女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