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二章(下)(第9/11页)

“是的,我不对!但是我孤独!但是克力啊,我已经糟蹋了我底青春,我底健康,我底理想,也许我--不要一朵花,不要一朵芬香的花,抛在我底漆黑的棺材上,

不要一个朋友,不要一个朋友来祭奠我底可怜的尸首!

我底尸骨在这里抛弃!

请留存起来吧,成千成万的叹息,把我放在啊,那里,

使阴郁真挚的情人都找不到我底墓穴,不能到那里去哭泣!

那幺,就是这样,我底克力啊!另一面,也替我拒绝我底‘胡德芳’吧,告诉她说,我并不仇恨谁,也不仇恨她!”蒋纯祖流着泪。

他又走到窗边。

落着雨。枯树在滴水。蒋纯祖忽然严肃而神圣。“但别人不能击毁我们!击毁我们的可惊的正就是我们自己,而且正就是我们底向善的力!克力,”蒋纯祖说:“我们可惊地相同,甚至在快乐里所追求的也仿佛就是痛苦!痛苦是人底完成。而且是高的完成,而且是大的,深的和强的!这边可以作为悲剧底理解之一,但是更应该理解作我们这一代底巨大!克力啊,高贵与不幸本来就属于同一灵魂!这是人底力量超过了人本身,走得更远了;这是人底理想世界底跃进!向自由的王国和绝对的门!”

“现在应该懂得了,亲爱的克力!我们是卑劣的种族底卑劣的子民!向你描写我自己吧,克力!首先是,懒惰和软弱所织成的高傲,所谓诚实,是不务实生活的感情的矫饰,我解错一切果敢的性质,戴上虚荣的牺牲者的玫瑰冠!我来自昏疲而纵欲的江南,贩卖自私的痛苦和儿女心肠,我盼望,盼望,名声,欣赏、赞美、激扬、动情的面貌,地狱底恶意的妒嫉,和一切!--那幺,现在面向绝对的门,判断罢,克力啊!给我力量和祝福,但不要给我胡德芳!”

“让我和那些慢慢地走着自己底大路的善良的人们一同前进吧!”

蒋纯祖,因兴奋而疲弱,在床上躺了下来。他是这样的猛烈,这样的突飞猛进,他底精神似乎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急忙着要过许多人在长期的生存中所遇的同样丰富的生活。现在他在混乱的热情汹涌中跳了起来,冲出房,向万同华奔去了。

他要告白。他不知道他究竟要去告白什幺,当然,是爱情,是猛烈的爱情。但是不是“道德的生活”呢?是不是“我们这一代”呢?是不是“不要一朵花”?显然都不是,又显然都是。他是这样的勇敢,毫无犹豫地就冲进了万同华底房间了。

严肃的、朴素的、懂得人情世故的乡下女儿,是坐在她底桌前,在给在城里经商的哥哥写信。这个房间,是这样的干净、爽朗;在案头上,有两本书,一本是《故事新编》,一本是《红楼梦》底第二册。在桌子的另一端,放着一条洁白的手帕。这个怀着密密的感情的乡下女儿,是毫不惊异这个时代底公子底来临的;她是随时都准备着尽可能愉快地接待任何人,替他们做事的。蒋纯祖曾经攻击过这一点,劝她不妨“替自己打算”一点;她愉快地答应了,像答应任何事一样。

她搁下笔,以爽朗的,愉快的笑容接待了蒋纯祖,并且有礼地站了起来,请蒋纯祖坐下。在蒋纯祖沉默着的全部时间里,她笑着;假如因什幺思想而忘记了笑容的话,她便立刻惊觉,赶紧地恢复。她笑着,显然并不是因为她感到快乐;她笑着,因为觉得这样特别使人快乐。

蒋纯祖立刻感觉到,在这样的笑容之下,他什幺都说不出来了。

“为什幺要说呢?她是朴素的,不会懂得!”他想。感到一种冷淡;他奇异地觉得在万同华底笑容里有着一种冷淡。“你在写什幺信?”蒋纯祖问,很明显,觉得这个问题太亲切了。

“我底哥哥!”万同华笑着说;这笑容与所说的话无关。显然她并未感觉到这个问题有什幺特殊。

“你家里最近怎样?母亲好吗?”

“都好!”万同华说,她底笑容表示了感谢。显然她不觉得这个问话有什幺特殊。她开始思索蒋纯祖究竟为什幺来。她对蒋纯祖有一个固定的意见:她觉得蒋纯祖高超,古怪,有一种特殊的善良;她喜欢他底善良,他底某种傻气和天真,尊敬他底高超,而用礼节和严敬来防御他底古怪。混合着高超、猛烈、锋利的严肃,赤诚的态度,以及闪光一般的活泼,滑稽的感情,蒋纯祖底善良就对她有着不可抵御的魅力。她不能确定蒋纯祖究竟为什幺来,但已经明白一定有着严肃的事情。由某种期望,她的心紧张了起来。蒋纯祖继续发问,又突然沉默,她有些恐惧了。她本能地企图把谈话拉回到平凡的问题上来,但她心里有一种力量又反对这个。她变得有些焦躁:那种笑容消失了,一种特殊的严肃代替了它。“这两年的生活,你还满意不?你希望怎样?”蒋纯祖快乐地笑着问。他这样问,把握到了一种优越的力量,他心里有快乐,他本能地希望从苦恼的惶惑里冲出来,他本能地希望诗意、和谐、欢乐。他在观念上也希望诗意、和谐、欢乐,于是他开始比较。但这种比较现在不可能;对于恋爱的那些书本式的理想,以及那些美丽的教条,和现实相碰击地造成了混乱的苦恼感觉。他自己很明白,他底快乐,是并无诗意的,它只是从优越的把握产生的。他笑着,皱着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