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的逃亡(第14/17页)

陈宝年扬起巴掌又放下了。他看见儿子的脸上已经开始跳动死亡火焰。他垂着头逃离小阁楼时还听见狗崽沙哑的喊声我要环子换换换换。

这年冬天竹匠们经常看见小瞎子背驮重病的狗崽去屋外晒太阳。他俩穿过一座竹器坊撞开后门,坐在一起晒太阳。正午时分麻油店的小女人环子经常在街上晾晒衣裳。一根竹竿上飘动着美丽可爱的环子的各种衣裳。城市也化作蓝旗袍淅淅沥沥洒下环子的水滴。小女人环子圆月般的脸露出蓝旗袍之外顾盼生风,她咯咯笑着朝他们抖动湿漉漉的蓝旗袍。环子知道竹器店后门坐着两个有病的男人。(我听说小瞎子从十八岁到四十岁一直患有淋病。)她就把她的雨滴风骚地甩给他们。

我对于一九三四年冬天是多么陌生。我对这年冬天活动在家史中的那些先辈毫无描绘的把握。听说祖父陈宝年也背着狗崽去晒过太阳。那么他就和狗崽一起凝望小女人环子晒衣裳了。这三个人隔着蓝旗袍互相凝望该是什么样的情景,一九三四年冬天的太阳照耀这三个人该是什么样的情景,我知道吗?

而结局却是我知道的。我知道陈宝年最后对儿子说:“狗崽我给你环子,你别死。我要把环子送到乡下去了。你只要活下去环子就是你的媳妇了。”陈宝年就是在竹器店后门对狗崽说的。这天下午狗崽已经奄奄一息。陈宝年坐在门口,烧了一锅温水,然后把狗崽抱住用锅里的温水洗他的头。陈宝年一遍遍地给狗崽擦美丽牌香皂,使狗崽头上的狗粪味消失殆尽,发出城市的香味。我还知道这天下午小女人环子站在她的晾衣竿后面绞扭湿漉漉的蓝旗袍,街上留下一摊淡蓝色的积水。

这么多年来我父亲白天黑夜敞开着我家的木板门,他总是认为我们的亲人正在流浪途中,他敞开着门似乎就是为了迎接亲人的抵达。家中的干草后来分成了六垛。他说那最小的一垛是给早夭的哥哥狗崽的,因为他从来没见过哥哥狗崽但狗崽的幽魂躺到我家来会不会长得硕大无比呢,父亲说人死后比活着要大得多。父亲去年进医院之前就在家里分草垛,他对我们说最大的草垛是属于祖母蒋氏和祖父陈宝年的。

我在边上看着父亲给已故的亲人分草垛,分到第六垛时他很犹豫,他捧着那垛干草不知道往哪里放。

“这是给谁的?”我说。

“换换。”父亲说,“环子的干草放在哪儿呢?”

“放在祖父的旁边吧。”我说。

“不。”父亲望着环子的干草。后来他走进他的房间去了。

我看见父亲把环子的干草塞到了他的床底下。

环子这个小女人如今在哪里?我家的干草一样在等待她的到达。她是一个城里女人。她为什么进入了我的枫杨树人的家史?我和父亲都无法诠释。我忘不了的是这垛复杂的干草的意义。你能说得清这垛干草为什么会藏到我父亲的床底下吗?

枫杨树的老人们告诉我环子是在一个下雪的傍晚出现在马桥镇的。她的娇小的身子被城里流行的蓝衣裳包得厚厚实实,快乐地跺踏着泥地上的积雪。有一个男人和环子在一起。

那男人戴着狗皮帽和女人的围巾深藏起脸部,只露出一双散淡的眼睛。有人从男人走路的步态上认出他是陈宝年。

这是枫杨树竹匠中最为隐秘的回乡。明明有好多人看见陈宝年和环子坐在一辆独轮车上往家赶,后来却发现回乡的陈宝年在黄昏中消失了。

我祖母蒋氏站在门口看着小女人踩着雪走向陈家祖屋。

环子的蓝旗袍在雪地上泛出强烈的蓝光,刺疼了蒋氏的眼睛。

两个女人在五十年前初次谈话的声音现在清晰地传入我耳中。

“你是谁?”

“我是陈宝年的女人。”

“我是陈宝年的女人,你到底是谁?”

“你这么说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怀孕了,是陈宝年的孩子。他把我赶到这里来生。我不想来他就把我骗来了。”

“你有三个月了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你今年生过了吗我带来好多小孩衣裳给你一点吧。”

“我不要你的小孩衣裳你把陈宝年的钱带来了吗?”

“带来了好多钱这些钱上都盖着陈宝年的红印呢你看看。”

“我知道他的钱都盖红印的他今年没给过我钱秋天死了五个孩子了。”

“你让我进屋吧我都快冻死了陈宝年他不想回来。”

“进屋不进屋其实都一样冷是他让你来乡下生孩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