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再入军校(第7/9页)

德莱恩点点头,“说过了,我正在研究资料。日文密码报底素材还是太少,你要想办法多弄点给我。”

“放心,我正在办。只是有点老虎吃天的感觉。”戴局长以征询的目光望着他。

“你们要把各大使馆、领事馆、邮局的所有日文的‘报底’都给我,没有足够的报底,破译就是一句空话,你懂吗?”德莱恩盯着他的眼睛道:“还有,我听说你们军队里有一种规矩,每击毙一名日军士兵赏50元,每击毙一名日军军官赏80元,每击毙一名日军佐官赏100元,有这样的事吗?”

戴局长不知他所问何由,有些支吾地说:“部队好像有类似不成文的规定,各战区部队执行标准也不统一,也属于论功行赏吧。怎么,有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德莱恩板起面孔,“恕我直言,这个规矩得改改,要增加一条,每活捉一个日本军官或日军报务人员,赏大洋200元,甚至更多,为什么?不光是从他们的嘴里可以‘掏出’更多有价值的军事情报,还可以缴获密码本,最为关键的是,我可以从中找到破译密电码的线索或路径,这对我们破译日军广泛使用的紫密码,可是一条捷径啊。”

戴局长恳切地点头道:“您的建议很重要,我会直接给委员长汇报的。”

“还有,从军统的资料显示,自1937年抗战开始以来,已经有七八十万日军被歼灭了,但是中国政府手里的日本战俘只有20人?有这种事吗?”德莱恩严厉地盯着戴局长。

“有……有这种事。”

德莱恩脸色更难看了,“为什么不留活口?以后不要再干这种傻事了,我建议把各地的战俘集中到重庆来,对他们进行审讯,获取相关的技术信息。也许,我眼下的破译会从他们身上打开第一道缺口。”

戴局长不好意思地说:“我会认真考虑您的建议的,并尽快建议军委会对政策作出相应调整。”戴局长换了种语气道:“好啦,顾问先生,我们说点轻松的话题吧,您在这里的生活还算习惯吧?”

德莱恩笑了笑说:“很好,吃住都很好,翻译、司机和保镖都很称职,但我最不习惯的就是这里缺乏像样的夜生活,离开女人、扑克和美酒,生活就太枯燥乏味啦。还有,我的保卫人员一天到晚紧盯着我,好像我是一个犯人。”

戴局长会心地一笑,“听说您4次把保镖给甩了?”

“没错,我得承认,我不喜欢保镖,我喜欢自由,但是我保证以后会更加小心的。我可不想被另一个间谍喂上一颗定心丸。这样,我一世英名就毁了。”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戴局长接着说道:“顾问先生,请您来中国,首要任务当然是破译日军的海陆空军的密电码,特别是紫密码,但同时我希望你为我们军统军技室培训一批密码人员,总共500人,要尽快教会他们破译密码的诀窍和方法。还有渝训班的那批学员,也有500来人,您也要好好训练他们。”

“局长先生,职责所在,相信我一定会尽力而为。不过,我有言在先,密码破译是人世间最高级的智力搏杀,是天才对天才的角斗,是把天才逼成疯子、傻子的最为残酷的事业。在人类历史上,葬送于破译界的天才和智者是最多的。用我们的行话说:一人藏,千人找;天才藏,傻瓜找。

“为什么?因为藏这玩意儿的人都是绝世的天才、人中的极品。想破解他们的玄机妙想,无异于上天揽月。我原来是干什么的?卧底、策反、暗杀、偷窃情报,后来为什么会成为破译家,都是命,我自己都不知道,这要去问上帝。

“换句话说,破译师都是天生的,是万里挑一的天才、鬼才,是生而知之的,那种才能不能靠培养,是天赋异禀,我的工作只是发现天才,启发他,塑造他,把他引上一万条道路中唯一一条正确的道路而已,其他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和造化。所以说,你刚才说军技室有500名业务骨干要学习破译,我要告诉你,学习不是不可以,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破译师,只有1%的成才率,而淘汰率却高达99%,这就是干密码破译这行的残酷现实。至于渝训班的学员,指望不着,最多出一至两名天才,还要运气好才能发现,其他的人,我想把他们培养成全能型的间谍、智能型的特工。这就是我的打算,我想听听局长大人的意见。”

戴局长用钦佩和赞赏的目光望着他,“您是举世公认的破译大师,您的每一句话都是至理名言、金玉良言,我还能有什么意见,全盘照办就是了。你就放开手干吧,我所能提供的就是一个舞台,舞怎么跳那是您的事儿。”

德莱恩拿出一叠资料交到戴局长手里,“这是我以前破译的19种日本军事密码,可以先交给军技室,让他们分析研究吧。另外,我还给您带来一件礼物。这是美国新发明的一种药物,对审讯非常有帮助。它叫‘阿美托钠’,这种药能使人的推论能力和抑制力瘫痪,被注射的人就会真实地回答问题。问话后让他睡几小时,他清醒后只能模糊记得曾经被审问过,而想不起自己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