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1/18页)

泰勒和加拉格尔猜想,倘若佩罗让科伯恩组建一个百分百信任的团队,那科伯恩必然会从扑克学校里挑选人才。

“度个屁的假。”泰勒对加拉格尔说,“他们组成了营救队。”

营救队在1月4日上午返回湖边小屋,将计划重温了一遍。

西蒙斯在细节方面有无穷的耐心。他打算对任何可以想象到的困难都做好准备。乔·波赫帮了他很大的忙,波赫不知疲倦的提问——尽管这让科伯恩烦透了——都富有创见,大大完善了营救方案。

首先,西蒙斯对保护营救队侧翼的安排并不满意。要舒维巴赫和斯卡利朝任何试图妨碍营救的人开枪,那太不靠谱了。最好能声东击西,将附近警察和士兵的注意力转移过去。舒维巴赫提议在街道远端点燃一辆车。西蒙斯觉得这还不够——他想炸掉一整座楼。总之,舒维巴赫需要设计出一枚定时炸弹。

他们还想出了一套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一两秒他们暴露的时间。货车在驶到距监狱一定距离的时候,西蒙斯就会下车走向铁栅栏。如果没发现危险,他就会打手势招呼货车继续前进。

方案的另一个缺点是下车爬上车顶这一步。无论是跳下车还是爬上车顶,都会耗费宝贵的时间。而且,保罗和比尔被关在监狱几个星期,到时候是否有力气爬梯子再跳到车顶上?

所有解决办法都经过认真讨论——增加一架梯子,在车顶安装把手——最后,营救组想到了简单易行的办法——在车顶凿开一个洞,直接从洞里钻进钻出。另一个小改进是,在货车地板上铺上垫子,给那些从洞口往下跳的人一个缓冲。

他们将在逃离监狱的路上易容改装。他们打算在德黑兰穿牛仔裤和休闲夹克,他们都开始留络腮胡和小胡子,以便看起来不那么可疑。但他们将在货车中备好商务西装和电动剃须刀,在改乘轿车之前,剃掉胡子,换好衣服。

一如既往地特立独行的拉尔夫·博尔韦尔不想穿牛仔裤和休闲夹克。商务西装、白衬衫和领带让他更舒服,更行动自如,尤其是在德黑兰,一套气派的西式装束是社会统治阶层的象征。西蒙斯冷静地表示同意。“最重要的是,”他说,“让大家在行动中感觉舒服与自信。”

他们计划在多申·托佩空军基地乘飞机离开,但那里既有美国飞机,也有伊朗飞机,工作人员既有美国人也有伊朗人。美国人当然会欢迎他们,但入口的伊朗哨兵会不会故意刁难?他们打算都使用伪造的军事证件。一些EDS公司管理人员的妻子曾在德黑兰为美军工作,并保留有原来的身份证件——梅夫·斯托弗会去弄一个,并以其为蓝本伪造更多的证件。

科伯恩发现,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西蒙斯都非常低调。他一根接一根地抽着雪茄(博尔韦尔对他说:“别担心被打死,你会死于癌症的!”),除了问问题之外,几乎什么都不做。方案是由头脑风暴形成的,每个人都贡献智慧,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不过,科伯恩发现自己愈发敬重西蒙斯了。西蒙斯经验丰富,智力超群,吃苦耐劳,而且思维活跃。他还有些幽默。

科伯恩看得出,其他人也开始逐渐了解西蒙斯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有人问了个愚蠢的问题,西蒙斯就会厉言批驳。于是,他们在提问之前都会三思,考虑他会作何反应。通过这种方法,西蒙斯让队员们开始像他一样思考。

在湖边小屋的第二天,他们见识了他发怒的威力。惹他生气的是罗恩·戴维斯——这并不奇怪。

他们那群人都好幽默,戴维斯是其中最爱搞怪的。科伯恩觉得这没什么——在执行这样的任务时,笑声可以缓解紧张。他认为西蒙斯也持同样的看法。但有一次,戴维斯做得太出格了。

西蒙斯在座椅旁边的地板上放了一包雪茄,还有五包放在厨房。戴维斯毫不掩饰自己对西蒙斯的好感,关切地说:“上校,你抽的雪茄太多了——这对健康可不好。”

西蒙斯用特有的严厉表情看着他,但他忽视了这一警告。

几分钟后,他进入厨房,将那五包雪茄藏在洗碗机里了。

西蒙斯抽完第一包,去找剩下的,却没有找到。他没有雪茄就无法思考,于是打算乘车去商店买,这时戴维斯打开洗碗机说:“你的雪茄在这儿。”

“你自己留着吧,浑蛋。”西蒙斯低吼道,径直出门了。

他又买了五包雪茄回来,对戴维斯说:“这些烟是我的。你的臭手不要碰。”

戴维斯觉得自己就像是被罚站墙角的孩子。这是他第一次同西蒙斯上校开玩笑,也是最后一次。

商议继续进行,吉姆·舒维巴赫坐在地板上,努力设计炸弹。

通过伊朗海关走私炸弹,甚至是炸弹的配件,都是相当危险的(西蒙斯说过:“我们不必冒这样的险。”)。所以,舒维巴赫必须设计出一种用德黑兰本地材料就能造出的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