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7/12页)
鲁丝不想去伊朗。同EDS公司的大多数高管夫人不一样,她并不觉得去一个新的国家多么令人兴奋,反而觉得十分焦虑。她从未离开过美国——她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夏威夷——而中东似乎既古怪又可怕。1977年6月,保罗带她去伊朗待了一个星期,希望她能喜欢,但她的焦虑丝毫没有减轻。她最后还是同意去了,但只是因为这个工作对保罗来说很重要。
不过,她最后却喜欢上伊朗。伊朗人对她都很友善,而且美国人社区联系紧密,关系融洽。鲁丝沉着的性格也帮助她冷静地应对生活在这个原始国家经常遇到的挫折,比如找不到几家超市,或者需要等上至少六周才能修好洗衣机。
她不清楚为什么要离开这儿。机场人满为患。她认出了那里的大部分美国人,但挤在那儿更多的是逃亡的伊朗人。她不愿像这样离开,不了解为什么保罗要赶她和孩子们回去。她同比尔·盖洛德的妻子艾米丽相伴而行。他们途经哥本哈根,在那里的旅馆住了一晚,但房间的窗户关不上,孩子们只好穿着衣服睡觉,以抵挡刺骨的寒气。她回到美国后,罗斯·佩罗打电话给她说了护照的问题,但鲁丝并不明白出了什么事。
在那个阴郁的圣诞节——父亲缺席,只有她同孩子们过圣诞,这可以说前所未有——保罗从德黑兰打来电话。“我给你买了件礼物。”他说。
“飞机票吗?”她满怀希望地问。
“不,我给你买了一条毯子。”
“太好了。”
他说自己是同帕特·斯卡利和玛丽·斯卡利过的圣诞。别人的妻子给他做了圣诞晚餐,他看着别人的孩子打开了圣诞礼物。
两天之后,她听说保罗和比尔第二天将同扣留他们的人会面,然后就能回家。
会面就在今天,12月28日。中午时分,鲁丝不禁起疑,为什么达拉斯还没人打电话给她。德黑兰比芝加哥早八个半小时,会面当然早该结束了。保罗应该在整理行李准备回家了。
她主动打电话给达拉斯的吉姆·尼费勒,他是EDS公司的员工,今年六月离开了德黑兰。“会面进行得怎么样了啊?”她问。
“不怎么样,鲁丝……”
“什么意思?”
“他们被捕了。”
“他们被捕了?不会是真的吧!”
“鲁丝,比尔·盖登想同你说话。”
鲁丝握住电话等待着。保罗被捕了?为什么?什么罪名?谁抓的?
保罗的上司、EDS海外公司的总裁盖登接过电话:“你好,鲁丝。”
“比尔,这都是怎么回事?”
“我们也不明白。”盖登说,“伊朗大使馆安排了这次会面,本该是例行讯问,他们没有被指控犯过任何罪行……但当地时间六点半左右,保罗打电话告诉罗伊德·布里格斯,他们将被关进监狱。”
“保罗被关进了监狱?”
“鲁丝,不要过分担心。我们有一堆律师在处理这件事。我们还会让国务院介入。罗斯正在从科罗拉多赶回来。我肯定几天之内就能解决这件事。真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好。”鲁丝说,她很茫然。这说不通啊,她的丈夫怎么可能被关进监狱?她向盖登道过“再见”就挂断了电话。
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
艾米丽·盖洛德上次见到丈夫比尔的时候,朝他扔了一个瓷盘子。
她正坐在姐姐多萝西位于华盛顿的家中,同姐姐和姐夫蒂姆商量怎样将比尔从监狱里救出来。但那个盘子一直在她脑中挥之不去。
那一幕发生在他们德黑兰的家中。十二月上旬的某天晚上,比尔回家说,艾米丽和孩子们必须在第二天返回美国。比尔和艾米丽有四个孩子:十五岁的维姬、十二岁的杰姬、九岁的珍妮和六岁的克里斯。艾米丽同意将孩子们送回去,但她想留下。她虽然不能帮比尔做什么,但至少可以同比尔说说话。
绝对不行,比尔说,她必须第二天就走,鲁丝·恰帕罗恩会跟她坐同一航班回去。EDS公司所有员工的妻子和孩子都将在一两天内撤离。
艾米丽不管别人的妻子怎么样,她要留下来陪丈夫。
他们发生了争吵,艾米丽越说越气,最后她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失望,索性拿起一个盘子朝比尔砸过去。
她肯定,这一幕比尔永远不会忘记——十八年的婚姻生活中,她还是第一次这么粗暴。她容易紧张兴奋,总是斗志高昂,但她并不粗暴。
文雅和蔼的比尔,最后从妻子这儿得到的东西竟是一个盘子……
第一次见到比尔时,艾米丽十二岁,比尔十四岁。艾米丽当时恨死比尔了,因为比尔爱上了她最好的朋友“小甜甜”。“小甜甜”是个特别漂亮的女孩,他整天挂在嘴边的就是“小甜甜”跟谁约会啦;“小甜甜”会不会同他约会啦;“小甜甜”能不能做这个或做那个啦……艾米丽的姐姐和哥哥都喜欢比尔。她没法摆脱比尔,因为她家和比尔家参加了同一个乡村俱乐部,她哥哥还同比尔一起打高尔夫。正是她哥哥最后劝服比尔约艾米丽出来,那时比尔早就把“小甜甜”忘了。在彼此冷漠相待多年之后,他们陷入了疯狂的热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