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案 心理痕迹(第9/12页)

我话音未落,听众们都骚动起来,目光有些异样,有人在偷瞟朱家襄。

王木斥责我说:“你们破案子可以确立嫌疑人范围,但是不要乱怀疑人,这样对人会造成负面影响,破坏他人的正常生活。”

我说:“我们没有胡乱怀疑,只是推测,以明确侦破方向。”

沈恕接过话头说:“明确侦破方向后,我们一直沿着一条清晰的线索在侦查,至于广泛地排查嫌疑人,是我们故意布置的烟幕弹,绝不是在浪费警力,而是被逼无奈,因为这起案件非常特殊,凶手一旦察觉到风吹草动,随时可以逃之夭夭,我们的一切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沈恕说:“我们在一开始并未怀疑到凶手,因为他在表面上没有作案时间,案发的时候,他正因公出国。”

座中人一片哗然。

6.惊愕凶手

朱家襄拍案而起,怒吼说:“沈恕,你疯了吗?血口喷人!”

沈恕笑一笑说:“朱支队,请坐,少安毋躁。案发后我们调查了几个与被害人有瓜葛的人,包括朱支队的亲兄弟朱国襄,是你的弟弟给了我灵感。因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朱国襄虽然已经一直在楚原市做生意,他却已经加入了加拿大国籍。我当时好像在浑浑噩噩的梦中惊醒,如果凶手也持有外国护照,而且他在加入外国籍时改了名字,那么,他就可以使用这本外国护照进出中国,而在出入境记录中不留下他的中文名字,我们就没办法查到他。”

朱家襄的脸色阴沉得要下起雷阵雨。

沈恕说:“人们都有思维惯性,以为国外距离楚原很遥远,所以在案件侦破的初始,没有人想到这一点。事实上,从韩国汉城飞楚原,只要一小时四十五分钟,而且航班很密集,在一个夜晚往返完全可能。我们查过,案发当晚,楚原机场有一班晚十点半从韩国飞达的班机,又有一班凌晨三点飞汉城的航班,中间的间隔,刚好是案发时间。”

王木说:“沈恕,如果你没有实质证据,就不要再说故事,要注意同事的团结。”

沈恕说:“王局,我有铁一般的证据,请允许我把话说完。在我产生了这个大胆的想法之后,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一个人加入加拿大国籍后,能不能继续保留中国国籍,我就此走访了一位社科院的北美问题研究专家。

“据这个专家介绍,中国居民非法保有双重国籍,在理论和实践上完全可以做到。在加入加拿大国籍后,这个人只要继续保留长期有效的中国护照,持加拿大护照进入美国,然后持中国护照从美国返回中国,中国海关和领事馆就无法知道这人持有加拿大护照,他就可以继续在国内以中国公民的身份工作,甚至在执法机关出任要职。”

朱家襄这时反而平静下来,说:“沈恕,你很会编故事,证据呢?”

沈恕说:“说实话,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证据,我曾经试图联络过加拿大移民局,请他们提供这个人的入籍资料,加拿大移民局拒绝配合。尽管如此,这个人存在作案的可能,必须纳入嫌疑人范围。”

沈恕又面向王木说:“王局,这个事情在破案过程中必须要保守秘密,因为凶手持有外国护照,而且又身在刑警支队内部,万一他听到风吹草动,随时可以逃到国外。我们只能把知情者的范围限制到最小,而在支队内部也必须每天演戏,马经略甚至不惜和冯可欣打了一架,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演员来说,确实非常辛苦。”

王木的鼻孔里重重地哼出一声。

富强也不好表态,只能用目光表示对沈恕的精神支持。

沈恕说:“我们在对这个人的跟踪过程中,发现他与一个女人关系暧昧,这为他杀人提供了犯罪动机。我们没办法直接接近那个女人,却想办法弄到了她的即时通讯号码,让冯可欣每天在电脑上和她聊天,并以他的善解人意和不错的外形,取得了那个女人的信任。所以冯可欣算是此案的一大功臣。”

座中警员们窃窃私笑。富强见缝插针地缓和压抑的气氛说:“小冯长得还是不错,算得上一表人才,有女朋友了吗?”

冯可欣有点不好意思,说:“还没有。”

王木呵斥冯可欣说:“谈案子的时候不要说无关的话。”

指桑骂槐。富强倒没有生气,脸上还是挂着笑意。

沈恕接着说:“冯可欣通过电脑聊天,套出那个女人的许多私密,包括她和嫌犯的交往,这使我们坚定了深入侦查的信心。”

朱家襄说:“沈恕,你如果没有证据,我会上诉到市委、公安部,为自己讨回公道。”

沈恕说:“随便你怎样做。我们确定嫌疑人后,下一步就是找出他的作案证据,尤其是凶器和他作案时穿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