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16页)
郭小芬说得没错,“10·24特大杀人案”侦破的突破口就在于通过对犯罪现场的严密勘查,找到微量证据,分析其中内在的逻辑关系,所以刘思缈是最佳的、独一无二的人选!
为什么不让她参与这一大案的勘查工作,却将她停职审查?网上说,因为她深爱的一名姓林的警官连续犯下杀人罪,铁证如山,而她却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这一事实,疯了一样地找上级领导申冤,结果严重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所以才……
可是眼下:一间密室,六具尸体,可谓诡异莫名,举国震惊——难道就不能通融一下,让她出来工作吗?警方何以这样墨守成规?
虽然在我看来,这个案子简单得像“1”一样,与其找这么多高手,还不如把那面五行阴阳镜拿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鉴定一下,一切就会真相大白……但是,好的新闻永远是策划出来的,就应该像电影大片一样,越多明星上场,才越能吸引观众。
如果我的一篇稿子能把刘思缈逼出山,岂不是会给“10·24特大杀人案”更刷上一层浓墨重彩,岂不是成为新闻干预生活的一个经典事例?
刘思缈,你注定是这场大戏中最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岂容你缺席!
郝文章把烟头掐灭在烟灰缸里,又点上一根烟,叼在嘴里,打开台灯,双手在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上噼里啪啦地敲打起来……
一篇稿子写完,才发现窗外的暮色已浓如墨染,肚子咕噜咕噜地叫了起来。
他扯开一盒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泡上开水,焖了三分钟,嘶溜嘶溜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给报社打电话,找夜班编辑。《北方都市报》尽管是一份晚报,但其主办方——北方出版传媒总公司还有一份《北方晨报》,两家报纸的采编资源共享。所以为了抢新闻,郝文章把刚刚写成的稿子用QQ给夜班编辑传了过去,这样就可以明天一早刊登在《北方晨报》上了。
伸了个长长的懒腰,他坐在冰凉的窗台上,看着楼下的小街。这家快捷旅店的位置比较偏僻,郝文章选择住在这里的唯一理由就是价格便宜。附近都是破旧不堪的平房和被推土机推平后又无所事事的空地,空气中散发着一股腥臭味,唯一一盏路灯像要咽气似的抽搐着光芒,把整个街道照得如同被剖开的猪大肠。
鬼地方,他想。
电话铃响了,他跳下窗台,拿起话筒,里面传出一个女人腻腻的声音:“先生,要按摩吗?”
“没钱!”他“哐”一声摔了电话。
电话放下了,突然听见有人敲门。他很惊讶,这么晚了会是谁呢?旅店的服务人员不会打扰客人休息的,自己在这里的住址又只给过郭小芬。他有点警觉,穿着拖鞋小心翼翼地走到门边,顺着猫眼往外看去,只见一个穿着黑色吊带裙的年轻女人站在外面,那歪着的脑袋和空虚的眼神,一看就是……
真他妈烦人!他想,不是都告诉她没钱了,怎么还往上粘啊?!赶紧轰走了事!
这么想着,他打开了房门。
5
楚天瑛是被没完没了的手机铃声吵醒的。
当了这些年刑警,出警是随时的事儿,手机要24小时开机,渐渐地锻炼出了一种很有意思的“特异功能”,光听电话铃声,就能听出事情急不急,能听出这个电话要接还是不要接——说出来好多人都不会相信,但楚天瑛真有这本事。
但今天的铃声,他有点拿不准,似乎是不急,似乎又很急。昨晚离开名茗馆,他心中烦乱,就找了两个在中国警官大学进修时要好的同学,在路边一家烤翅店喝酒,不知不觉竟灌了十几瓶啤酒,回到市局招待所,一头栽在床上呼呼大睡,睡得昏天黑地。手机铃响时,他也不知道睡到什么时候了,脑子里混混沌沌跟打着豆浆似的,很不愿意接。但那铃声没完没了,所以他还是伸出胳膊,摸了两摸终于抓在手里,刚刚接通,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电话那头晴天霹雳一般:“楚天瑛!你为什么不接电话?!”
犹如迎头一盆冰水泼来,他在0.1秒的时间里骤然清醒,几乎是从床上蹦到了地上:“厅长,我,我睡过头了……”
“你睡得好觉!”王副厅长怒吼,“你现在打开电脑上网看看,都乱成了什么样子?!”
电话“咔”一声挂断。
楚天瑛赶紧打开笔记本电脑,上网一看,脑袋“嗡”的一下,各大新闻网站的首页都挂出了醒目的标题——《“10·24特大杀人案”:内幕深深深几许?!》
点击一看,那些文字像辣椒水一样灌进了他的五脏六腑——
在很多人看来,密室奇案很难侦破,其实这是一个误:在现实生活中,杀人犯也许会用各种方法掩盖罪行,但制造密室实在是太费劲的事情。“10·24特大杀人案”,在密室里真的死亡六人,最有可能的就是集体自杀,可是,在死者体内没有检测出毒物,只发现他们心脏破裂,那么,他们死于五行阴阳镜的辐射这一推论,就越来越可信。要知道电磁辐射能够引起严重的心律不齐、中枢神经紊乱……室内两人的自相残杀,幸存者浑身是血地跑在深夜的草原上——这一切疯狂的行径,不都证明了真正的杀人凶手就是犯罪现场的那面五行阴阳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