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第6/17页)
一旦他的进攻部队开进市内,首先要从外围封锁莫斯科。这任务他交给了青年战斗队。进入莫斯科有大小道路五十二条,要把它们全都封锁起来,他需要一百零四辆重型卡车,车厢里装上混凝土块压载物。
他把青年战斗队分成一百零四个基本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经验丰富的黑色卫队战士来担任指挥官。卡车可以从长途运输公司那里租赁,或者在除夕的上午用枪口指着去抢劫。在指定的时间里,每一对卡车必须就位,按要求从十字路口开出去,到了公路上就面对面地横过来停放,然后就趴着不动了。
在进入莫斯科的每一条大路上,在莫斯科州与相邻各州的边界上,都有内务民警的岗亭,里面有一部电话和几个无精打采的战士,还有一辆停在外面的装甲运兵车。除夕夜,装甲运兵车里面不会有人,乘员们都会在岗亭内庆祝新年。在格里辛需要进城的公路上,必须拔除这个哨位。对于其他的哨位,青年战斗队将把卡车堵在城乡接合处的第一个十字路口,让民警像往常一样去喝得酩酊大醉。二百多人的青年战斗队各个小组将埋伏在卡车的城区一侧,以阻止任何驰援车队进入莫斯科。
在市内,他需要拿下七个目标,其中两个是主要的,五个是次要的。由于他的黑色卫队驻扎在城外乡下的五个基地里,城里只有一个小小的兵营为科马罗夫的住宅提供安保,最简单的进城方法是分五路长驱直入。但是要协调行动,就会有大量的无线电通讯。他更喜欢在无线电静止的状态下,把整个部队拉进城内。因此他倾向于使用一支卡车车队。
由于他的主要基地和总部基地是在东北边,他决定在12月30日把六千名全副武装的黑色卫兵全都用车辆集中到那个基地,然后沿着主公路向市内挺进。这条路在开始时叫雅罗斯拉夫斯科耶路,在接近内环路时叫米拉大街(和平大街)。
两个主要目标的其中一个,是庞大的奥斯坦基诺电视中心,离那条道路只有半英里,为此,他打算在六千名黑色卫兵中,抽出一支两千人的分遣队去对付那里。
剩下的四千人由他亲自指挥,他将向南行驶,经过奥林匹克体育场,跨过环城路,直插莫斯科市中心,去夺取最大的奖品——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是堡垒的意思。在俄罗斯,每一座古老的、设有城墙的城市市中心都有一个堡垒。长期以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一直是俄罗斯最高权力的象征和体现。在黎明时,他必须拿下克里姆林宫,征服其卫戍部队,并使其无线电室无法求援,不然的话,天平也许会偏向另一边。
对于五个次要目标,虽然时间已经相当局促,但他还是打算把它们交给应该能够结成联盟的四支武装部队。
这些目标,一是位于特维尔大街上的市政府大楼,那里有一个可以发出求援信号的通讯室;二是在日特尼广场的内务部,其通讯网络可与散布在俄罗斯各地的内务部队相连接,还有隔壁的联邦武警兵营;三是在老广场周边的总统府和政府部门办公大楼;四是驻扎在科丁卡机场的军情局营房,如果他们发出求援的信号,那里会是一个理想的空投点;最后一个是议会大厦,即俄罗斯杜马。
1993年,鲍里斯·叶利钦曾经把他的坦克炮口对准杜马的办公大楼白宫,迫使造反的议员们举着双手走出来,白宫遭到了严重的损坏。四年来,杜马已经转移到了马涅什广场的前国家计委办公楼,但在损坏修复后,俄罗斯议会又搬回到河边新阿尔巴特街尽头的白宫去了。
新年除夕,市政府大楼、杜马和位于老广场的各部大楼都将成为空壳。用炸药把大门炸开后,这些地方很容易就能占领。如果打黑部队或者在老机场的一小股伞兵和军情局情报官试图反击,那么在联邦武警的兵营和科丁卡基地,有可能会爆发一些战斗。这两个目标,他打算交给准备花钱雇佣的特种部队。
第八个目标,即暴乱中最明显的目标,是国防部。在位于阿尔巴茨基广场的这座灰色石头大楼内,值班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但里面有一个通讯总部,可立即与分布在俄罗斯各地的陆海空军基地取得联系。他不会派部队去冲击国防部,对此他有一个专门的计划。
在俄罗斯,要为极右翼党派的暴乱找到自然的盟友,并不是一件难事。首先可以选择的是俄联邦安全局。这个机构的前身,就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克格勃内威力强大的第二总局,过去经常按照政治局的命令,对苏联的各个阶层实施镇压。自从推行所谓的民主理论之后,它昔日那强大的威力已经衰落了。
俄联邦安全局总部在著名的捷尔任斯基广场的克格勃中心,那里现在改名为卢比扬卡广场,后面就是同样闻名和令人恐惧的卢比扬卡监狱。它依然负责反间谍工作,也有一个专门打击有组织犯罪的部门。但后者的效果还不及彼得罗夫斯基将军打黑部的一半,因此并没有激起多尔戈鲁基黑手党强烈的报仇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