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1/12页)

“对了,我再跟您打听件事儿行吗?”他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贵工厂生产混凝土的时候,应该会用到沙子吧?是不是还会用到碎石子啊?”

“对,最近因为胡乱开采的关系,河里的沙石越来越少了,政府的规定也越来越严格,所以我们会从山里开采石块,弄碎了代替河里的沙石。”

“那碎石里有没有一种叫‘五色石’的石头啊?”

“五色石?啊,是辉绿凝灰岩吧?有啊。”课长满不在乎地回答道。

“啊?有吗?”矢田部大吃一惊,身子不由得向前探去。

“工厂北边大概三十公里的山区就有辉绿凝灰岩。我们使用的就是那里开采的碎石,里头就混着辉绿凝灰岩。”

高中老师的回信中提到,金铃湖周边的地层中存在许多辉绿凝灰岩。梅泽以北三十公里——也许那里的地层和金陵湖周边的地层是连着的。

“不好意思,”矢田部激动地问道,“要是工厂里有辉绿凝灰岩的碎石,能不能分我五六颗呀?我那上初中的侄子对矿石特别感兴趣,想要几颗辉绿凝灰岩做标本……”

“没问题。”

课长命令年轻的部下从厂房里拿了几颗碎石过来。部下将石子随手装在塑料袋里。五颗五色石长约为1cm,宽约7mm。四周断面呈锐角,就好像打制石器一般。

矢田部从口袋中掏出名片盒。用棉花包裹的五色石的小石片就放在盒子里。他用手指拿起石子,放在掌心,与那五颗石头进行对比。在房间灯光的照射下,它们时而发出绿光,时而发出红光,就连石子断面的特征都如出一辙。

“这是我侄子捡到的辉绿凝灰岩碎片,他让我照这个样子找。”

课长用指尖抓起小石片,盯着看了一会儿,说道:“没错,这就是辉绿凝灰岩的小碎片。”

“莫非这是贵工厂使用的碎石?”矢田部从旁注视着课长的神色。

“好像是……其他混凝土工厂也会用碎石代替沙石,但只有我们工厂的碎石里才会有辉绿凝灰岩。”

“太感谢了。”矢田部发自肺腑地说道。

原来掉在味冈鞋子里的五色石,是这家混凝土工厂使用的碎石碎片。

矢田部折回惠那。他没有选择豪华的惠那峡谷的温泉旅馆,而是随便找了家偏僻的小旅馆住下。

十点过后,矢田部往天龙市的山崎课长家打了个电话。

“哦?你在惠那啊?那可真是辛苦你了,查得怎么样?”山崎立刻接了电话。

“还挺顺利的。课长,味冈鞋子里的五色石,是中部混凝土制造公司使用的碎石!那家工厂就在惠那西北部三十公里的地方。我已经确认过了,绝对没错!”矢田部言简意赅地汇报道。

“混凝土工厂里的碎石?”课长的声音里透着惊讶。

“我还从工厂要了些样品,两者完全吻合。”

“那可是一大收获啊,干得好!”

“您先别急着夸我。还有几个重要的问题没搞清呢。”

很多事情在电话里说不清楚。

“如果那是混凝土工厂使用的碎石……那把被害者从二俣的飞流阁运到船明大坝的车,是和建筑工地有关的车?”

“这个可能性很大。不仅如此,京都贵船红叶庄酒店发现的女尸,很有可能也是用那类车搬运的。”

“什么?”

“详细情况我明天上午回局里之后再向您汇报,总之我觉得红叶庄酒店不是第一现场,泽田美代子是在刈野温泉遇害的。”

“刈野温泉?刈野温泉离京都远着呢!”

“大概一百五十公里吧。我已经大致查出搬运尸体的车了。”

“哦?”

“只是具体的搬运方法还有些疑问……”

在搅拌卡车的搅拌筒里装满水,把尸体塞进去,开动马达。尸体在激烈的水流中不停转动,血液就不会沉积了,所以尸体几乎没有出现尸斑。

泽田美代子的尸体几乎没有出现尸斑。只要使用这一方法,就能解释死亡时间与尸斑的出入。

可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疑问:在搅拌筒的水中不停旋转的尸体,为什么没有留下任何撞伤的痕迹?尸体在巨大的圆筒中逆流旋转,必然会撞到弧形的金属内壁,以及装在内壁内侧的扇叶。扇叶是无法拆卸的。转动的扇叶必然会碰到尸体。然而,尸体没有撞伤,也没有裂伤。

不解决这个问题,矢田部的推理就称不上完美。然而,他没法在电话里跟山崎课长解释清楚。等明天回到警局再说吧。

“对了课长,能不能麻烦您查两件事?明天早上查也行。”

“什么事?”

“静冈县的热海附近有个叫函南的地方,那里好像有个高尔夫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