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狂攻刘总寨(第8/11页)

  这一趟已经是齐君元第四次走过烟重津崎岖起伏的山道,他自己估量这应该也是最后一趟走过。

  接到露芒笺之后一路紧赶慢赶,他们一行终于是赶在萧俨、顾子敬的南唐使队之前到达烟重津。但是留给他们勘地形、布刺局的时间已经不多,从官家驿站打听来的消息说,南唐使队再有两天就要入南平界,而进入南平后首先经过的就是烟重津。而要想在众多高手、侍卫、兵卒组成的大队护卫人马中杀死两个目标,是需要布设一个大型的刺局的,而大型的刺局需要充足的时间期准备。

  时间仓促,护卫严密,对手势大。齐君元心中很清楚这一趟刺活的难度,否则露芒笺不会让他带领六个高手一同来行此刺局。这是他在离恨谷中从未做过也从未见过的一个大活儿,所以心中一分把握都没有。

  情况的确如此,萧俨和顾子敬这次是作为南唐使者出使蜀国的,而且要途经不止一个国家,路途上的凶徒草寇不能不防。另外,顾子敬几个月前刚刚在瀖州遭遇刺杀,防止再杀、三杀的弦还没有松。所以他们此行的防护方式会是非常严密的,防护的实力肯定也会非常强大。

  使队中人多势众是肯定的,估计除了他们自带的护卫外,所经过的国家也会派当地驻军保护,否则在他们的辖区出事很难解释清楚。而人多还在其次,更严重的问题是高手众多。众多高手中可能还有神眼卜福,或者像他那样最善于辨相窥隙的人物。所以要想刺局能够成功,怎样利用地势、地形布设一个完美的兜子便成了关键。

  就是这个关键难住了齐君元,不是因为环境复杂,也不是因为目标防护强悍,而是因为他根本静不下心,凝不了神。这也难怪,因为他的心中有很多疑问,而且如此之多、如此之怪的疑问都是来自自己的组织和同伴,这是他从来未曾遇到过的现象。现在要他带着这么一帮有着疑问的人去做刺活,心中没有些起伏、忐忑是绝不可能的。虽然之前进行了三次勘察,他脑子里却仍是一团糨糊,根本不曾有一个兜形的概念出来。而现在应该是最后一次实地勘察的机会,再没有时间了。

  头顶上大太阳晒着,附近没有其他人。不过没有人并不都意味着安静,难得停一下的鸟叫和一直不停的蝉鸣喧嚣着,配合着火辣的大太阳一起往人心中填塞烦躁。

  齐君元克制着心中的烦躁,努力集中思想,缓缓地踱步,走过石阶,转过坡坳,穿过树林……一边走一边看,一边看一边构思。也不知道是因为天太热了还是他心中太过焦急,头上的汗水不停地沿面颊流下、从发梢上滴下。

  四次勘察齐君元都是选择在巳时到未时这段时间里,也就是现在的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因为这段时间光照充足,可以发现更多的细节,找到更多可利用的条件。另外,烟重津这地界环境复杂、地势多变,南唐使队为了安全通过,应该也是选择在这段时间才对。

  又一次将烟重津这片地界走了一遍,齐君元站定脚步,然后缓缓回身。身后站了另外几个人,除了卖玩器的六指其他人全都在。而六指昨晚就已经赶到蜀国和南平的交界关卡去打探南唐使队的情况了。

  看着那几个人期待的表情,齐君元知道自己必须说点什么了。这已经是最后一趟勘察了,接下来必须开始进入布设流程。明天南唐使队就要通过了,再不布局就来不及了。

  “此范围内道路所经过的地方有高矮坡九个,五处临江,溪流两道,大谷坳两处,沼塘一方,急转弯四处,缓转二十八处。树林看似绵延,实则分作三片。另有蒿滩一处,灌木丛许多。整个路程中平坦的直道只有两段。”齐君元大概对大家介绍了下烟重津的情况。这其实很多余,因为其他人也是不一般的刺客,跟在齐君元后面走了这几趟,所有情况也都了然于心。

  “南唐使队的护卫形式目前还不知道,即便提前知道了也难保不会临时变化。但像这种车马一条龙的队形沿山道行进,一般是采用外侧轻骑队内侧步校队的方式,所以队形侧面的护卫应该是最薄弱的。抓住这一点,成功的可能性就有七成。”齐君元首先从对方情况开始分析。

  “而烟重津的道路不宽,沿途两边不是山壁、陡坡就是草丛、树林,便于伏波和出浪。然后道路始终是起伏蜿蜒的,只有一两处平坦直行的路段,这样可选择在上坡或转弯处在队伍行进速度最慢时出浪,这样做的话成功的可能性又多一成可达八成。”齐君元越说汗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