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4/5页)

“嗯……您的说法恕我不能苟同。三郎没到别墅的时候,休息室里也一直有几个人待着。加他一个不多,减他一个也不少啊,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不是吗?”

“不,差别可大了。听完我的推理之后你就懂了。”

“好的……”

“哦对了,沙耶加并不是凶手。也就是说,作为视角人物出现的三个人,以及编外人员阿英,都不是凶手。”

“那么凶手到底是谁呢?”

“哈哈哈,说出来吓你一跳!凶手是——除去我刚才点到的四个人以外,在场的所有人哦!每个人都是主犯,每个人也都是从犯。”

“啊?虽然我读的推理小说不多,不过,这应该是国外的一部特别有名的作品中用过的诡计吧?这样不就是抄袭了吗?”

“我才不管什么抄袭不抄袭呢!这种事,你去跟写这个谜题的人说去。作者很可能会说自己不是抄袭而是致敬什么的,然后慌忙逃窜呢。回到正题。鞠子被杀的真正时间是三郎到达别墅之前,四点到四点半之间。众人看准阿英出去给楼梯打蜡,沙耶加在自己房间的机会,共谋杀害了鞠子。”

“那要是沙耶加没有离开休息室,不就功亏一篑了吗?”

“这种时候就由女性成员出马了——比方说恭子,她可以借口有些秘事要谈,把沙耶加叫到自己的房间或者一楼的餐厅。不过,从结果上看,并不需要这么做。”

“这么说来,死前留言也是凶手们的伪装了?”

“正是如此。凶手们故意留下血字‘S’,既能够同时代表三郎和沙耶加,又能够让他们两人互相猜忌——因为两人名字的首字母都是S。这样做的话,不管他们两人谁先发现尸体,发现的那个人就一定会怀疑另一个人。真是相当精妙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在某种程度上也算卓有成效。”

“那么,杀害丸茂的凶手是?”

“一样的,也是除去之前四人以外的所有人。丸茂单独展开调查,在昨天夜里察觉到了团体作案的可能性,却不小心透露给了其中一名凶手。也许是故意透露的,想试一试‘凶手们’的反应。总之,迫于被怀疑的危机,为了灭口,凶手们在当天深夜杀害了丸茂。”

“但是,照您这么说,恭子和文太也是一伙儿的了?”

“当然。”

“那恭子为什么那么强硬地要求检查尸体呢?”

“因为尸体指甲缝里残留的口红碎屑是从沙耶加的口红上弄下来的——凶手们事先偷偷地潜入沙耶加的房间,把她的口红偷了出来,然后抹了一些到鞠子的指甲缝里。口红碎屑被三郎发现了,于是他对沙耶加的怀疑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凶手所希望的。这一定是恭子的主意吧。

“但这个主意,一部分成功了,一部分失败了。三郎看见了凶手们布置的‘证据’,开始怀疑沙耶加,这点上是成功的;可另一方面,要求大家保护现场的丸茂没将这些‘证据’公之于众,这点上失败了。事实上,沙耶加本人甚至还不知道,凶手们利用她的口红在现场做了伪装工作。也就是说,这是一场视角人物——三郎、沙耶加、丸茂——对抗凶手团伙的残酷战斗。凶手们最担心的是,智力出众的三人合力将事件解决。因此他们布下了这些‘怀疑的种子’,不断挑拨三人的关系——只要他们互相怀疑,就可以各个击破了。”

“哇,我也跟着您的推理开始紧张起来了!也就是说,剩下的三郎和沙耶加,凶手也想取他们的性命吗?”

“多半会这么做吧。”

“那么,为什么鞠子的尸体会消失不见呢?尸体消失了的话,好不容易布置的假证据不就成泡影了吗?”

“我认为,凶手团伙中也有派系之分,而且互相制约。其中一方希望他们的罪行不被任何人发现,代表人物是文太,这一方主张接下来把丸茂的尸体也藏起来;另一方的代表人物则是恭子,主张将罪行栽赃给三郎他们三人,把他们解决之后,再把现场伪装成三人互相残杀。然而,第一方趁夜里自作主张,把鞠子的尸体偷偷藏了起来,所以恭子才会出言挑衅,这是因为内部分歧。”

“那么三郎深夜出现在丸茂的房间门口又是为什么?”

“文太坚持说看见了,三郎坚持说没去过,两人的说法截然相反,因此一定有一个人说谎了。我看应该是文太吧。文太为了将杀害丸茂的罪行嫁祸给三郎做了伪证,同伙再配合假证词一起演了一出戏。实际上这出戏完全是演给沙耶加一个人看的。文太不是视角人物,也没有描述他目击的片段,有的只是他的证词。因此也不算不公平的叙述。”

“那么,丸茂并不是凶手了?”

“是的,他都被杀害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