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且共从容(第14/15页)
还有曹丰之死也解释不通。若曹云霄果真和黄河有私情的话,假崔都兰派慕容英杀的应该是曹云霄而不是曹丰。会不会是慕容英前去杀曹云霄之时,摸错了房间,不得已只好将错就错,杀了曹丰灭口?可是从假崔都兰的反应来推断,她应该是看到沈周身上的断镯后才反应过来情郎在外面有女人。那么先前她到底为什么要派慕容英连夜赶去曹府杀人呢?
能将这些事情解释清楚的只有慕容英那伙人,但康惟一和曹云霄若肯吐露实情,也会对整个案情的解析有巨大帮助。包拯三人一离开崔府,便掉头赶来曹府,无论曹云霄的面子搁不搁得住,这次都要找她当面问个清楚明白。
戚彤见包拯几人神色严肃,似乎来意不善,忙告道:“云霄和尧封黄昏时出城了,要乘坐今晚的夜船去永安[7]祭祖。”
沈周跺脚道:“天色已晚,早已经过了城禁时分,无论如何都来不及阻止了。”
戚彤道:“几位找云霄有急事么?”包拯道:“很急,我们一定要知道云霄娘子的情夫是谁,要知道他有什么本事能令康提刑官退去。”
戚彤道:“那好,我明日一早就派人出城,搭乘快船去追他们二人回来。”包拯道:“多谢。”
既然一时找不到曹云霄,包拯便想直接到提刑司找康惟一。沈周忙道:“这绝对不行。我们向曹云霄晓以利害,她很可能会说出真相。但康提刑官不同于曹云霄,他果真是被党项人要挟的话,那是他仕途上的污点,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说出实情的。搞不好还会让那伙党项人杀我们几个灭口。”
张建侯闻言倒是很高兴,道:“那好啊,求之不得呢,我正好想会一会他们,尤其是那个慕容英。”
沈周道:“不如我们再等一等。眼下许先生失了踪,也许真如建侯所言,他去追踪慕容英那伙人了。等他一回来,就会有新的线索。”
包拯沉吟不语,脚下却是不停,借着月光一路来到提刑司官署门前,但却也没有立即进去。心中盘桓许久,还是道:“不行,我一定要向康提刑官问个明白。”
沈周道:“我们没有任何证据,如此冒昧去找康提刑官,他不但可以矢口否认,还可以告我们诬陷,按律是要反坐的。”
张建侯道:“什么叫反坐?”沈周奇道:“这你都不知道么?”
张建侯道:“我从来没跟人打过官司,怎么会知道?”沈周道:“好吧。反坐就是将被诬告某罪应受的刑罚反加诸诬告者。打个比方,诬告他人杀人,诬告者就被反坐以杀人罪。”
张建侯道:“可我们没有诬告啊。”沈周道:“可你也没有证据证明你不是诬告啊。”
包拯道:“我只是想找康提刑官问几句话。”他之所以如此坚持,不为别的,只为康惟一是他心目中的好官,他要弄清楚,这个好官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走到门前,朝差役叉了一下手,郑重道:“请差大哥通报一声,包拯求见康提刑官。”
差役笑道:“康提刑官正忙着审讯杀人凶犯呢,怕是没空儿见包衙内。”
包拯问道:“哪件案子的杀人凶犯?”差役道:“全大道的案子啊。包衙内还不知道么?杀死全大道的凶犯来衙门投案自首了,一男一女,男的叫张望归,女的叫裴青羽。”
————————————————————
[1] 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
[2] 伴食:陪伴人家吃饭。典出《旧唐书·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唐代朝会结束时,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餐。指身居高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
[3] 范仲淹是历史上少见的文学才华与政治才干兼备的才子,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节操成为后世文人士大夫的光辉榜样。包拯步入仕途后,只孜孜专注于吏治,除了大量奏稿外,没有写过任何吟风赏月、应酬唱和的作品,与其好友兼同年文彦博等人的做派迥异,此即后来同时代名臣欧阳修攻击包拯学问不高、文章不好之处。欧阳修诚然有锦绣文章流传,然包拯留给后人的则是独特的清官文化和精神财富。二人之影响力,不独后世,当时已可见高下——有少数民族部落归附大宋,主动请求朝廷赐姓包,只因为仰慕包拯已久。
[4] 后来因为形势需要,宋朝廷逐步恢复了唐朝的武举制度。天圣七年(1029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宋仁宗赵祯下诏置武举。天圣八年(1030年),皇帝于崇政殿举行了武举殿试,张建侯技压群雄,夺得第一名,成为宋王朝建朝后的第一位武状元。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