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蝉(第16/19页)
我说我能体会那种感受,大贯小姐本来像颗躁动不稳的陀螺,顿时脸上浮现安心又带着莫名喜悦的表情。
“原来如此,这样就够了,接下来你就不用伤脑筋了。”
“是。”蓦地,我有点舍不得就这样挂断电话。
“——我姐约我周末去弥彦【位于新潟县中部西蒲原郡,古为越后国】。”
“姐妹旅行啊。”
“是啊。”
“真好呢。长大之后这种机会其实少之又少。”
“我也这么觉得。”
想必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说到弥彦,就会想到良宽大师【一七五八~一八三一,江户后期的禅僧、诗人,越后人,游历各地后返乡住在国上山的五合庵,与村童为友,过着隐居生活,弟子贞心尼师编有他的诗集《莲露》】呢。”
“是吗?”
发生了太多事,我还来不及做功课。新潟我一次也没去过。
“当地最出名的大概还是弥彦神社,不过对你来说应该是良宽大师吧。”
“这算是行前教育的重点分析吗?”
“对啊。”
我忽然有点开心。圆紫大师继续说明:“在弥彦与寺泊【位于新潟县中部三岛郡的港市】之间有一座国上山。山上有一所国上寺,良宽大师就在那里。良宽大师还住过五合庵,我在那里借宿过。”
“可以借宿?”
“不行。现在应该更不可能吧。”
自相矛盾。
“那您是怎么办到的?”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我还是学生,一个人四处旅行就这么来到了五合庵。傍晚,我坐在缘廊上发呆,结果师父就过来了,我居然跟那位师父说:‘能不能让我在这里过夜?’连我自己也没想到。”
“哇。”
“意外的是,对方竟然回答‘可以呀’。我就进去过了一夜。”
“怎么样?有什么收获吗?”
“我本来也以为会有什么收获,但毕竟是俗人,所以跟蚊子奋战了整晚。”
被他这么一说,我才想到八成很伤脑筋吧。在深山里,会出现的想必只有战斗力十足的蚊子。
“在一片漆黑中,只听见嗡嗡嗡的蚊鸣从四面八方逼近。”
“光用想的,就开始浑身发痒了。”
“可是,良宽大师每天都待在那种地方。”
“是啊。”
“另外,还听到一些脚步声。”
“脚步声?”
“对,我心想会是谁啊?于是把木门稍微拉开一看,屋外是宛如水底般的月夜,大树的叶片随风扬起,唰地落下,原来是落叶的声音。即使搞清楚了,听起来还是像脚步声,渐渐地朝我走近,在庵前嘎然而止,然后又从远方慢慢走来。沙沙沙,然后静止;沙沙沙,静止,就这么周而复始。”
听起来像是被遗忘的童话故事。看得见的,是沐浴在月光中的荒山与森林。
我悄然说道:“良宽大师也是每天听着落叶的脚步声吧。”
18
姐姐除了乘车券和特快车票,连旅馆的住宿优惠券也一起给了我。
“你不跟我一起去?”我问道。
“就算在电车上大眼瞪小眼,也没什么意思吧。你在饭店等我。”
她无情地说道,又撂下一句“我会在你吃饭前赶到”,然后去了东京。
上午开始下起雨势惊人的暴雨。
我先坐到大宫,再转搭新干线。在车上阅读《斋藤茂吉选集》(一九八二年岩波书店出版),里面提到良宽大师的诗歌。
只待明春盼汝来,速至草庵重相逢。
痴候伊人终将至,相见不知何所思。
说到良宽大师,我就想起小时候读过的彩球和竹笋的故事【据说良宽喜与村童嬉戏,通替村童制作彩球。某日他见草庵厕所的地面冒出竹笋,为了不妨碍竹笋生长,竟引火欲凿穿屋顶,不慎将整间厕所烧毁】。关于他的书法和诗词,我没有刻意接触过,不过这种直指本心的真挚文字令我浑身一震。
那是他一心等待比他小了四十几岁的贞心尼师,在晚年写下的诗歌。光是想到就已感动的我,似乎太缺乏感情滋润了。不过,诗歌所呈现的,不正是难以言喻的清新吗?
对于肉体的爱我当然想过。事关己身,所以我很清楚,只不过应该先有心之所求,才会有肉体需求吧。
列车经过长冈时,从宽敞的车窗望见蓝天。之前笼罩整片关东平野的暴雨,彷佛只是一场虚构情节。我支肘托腮,盯着蔚蓝如洗的天空哼歌。
(只待明春盼汝来。)
越后一之宫弥彦神社位于弥彦村,那里也是一条温泉街。从燕三条换车,在外观貌似神社的弥彦车站下车后,饭店就在眼前。
我放下行李,坐上出租车前往圆紫大师所说的国上寺。司机先生在行驶柏油山路的途中,顺道带我去参观良宽大师晚年在五合庵艰苦生活的那座小庵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