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的杀机(第6/8页)
由于是在多数新闻界记者眼前发生的事故,事件的经过连同拍摄下那一瞬间的照片都被大肆地做了报道。
——为什么把车停在那当不当正不正的地方?
当然,司机要受到严厉的审查。
“这家的秘书告诉我,门前挤满了报社和电视台的车,没地方停车,让我把车停在那儿了。”
青年司机对因自己的过失引起的事故害怕了。
——没挂手制动器吗?
“挂得好好的。”
——那车是怎么跑的?
“我也不知道,我真的挂了制动器。真的。”
——那么机械制动呢?
“机械制动大概也挂了。”
——什么大概!到底是怎么回事。
“挂上了。确实。”
——轮胎防滑器处理了吗?
“这,这……”
——怎么回事,是处理了还是没处理?
“因为挂上了手制动和机械制动,并且停的时间不长,所以我以为没问题呢。”
——那时你干什么去了?
“在院子里。正在和那家的人商量把材料卸在什么地方。”
——星期天早上7点钟,这么早来是怎么回事儿?
野野宫证实了司机的供述。
“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故,我让他暂时把车停在那儿的。是我的过错。应该考虑到在坡道上停车的危险。可是我想,那儿的道面比较宽,停的时间又不很长,不会影响交通,门前停满了记者们的车,连放一辆自行车的地方都没有。不过,做梦也没想到制动器会失灵。肯定是司机没挂牢吧。总之这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我的人生是与海部先生相伴的。”
——听说你和记者们向海部氏高喊,告知危险了,可海部氏没躲开,这是为什么?
“我也感到非常奇怪。不过,自脑血栓发作以来,他的反应确实是变得迟钝了。”
——就是说,留有脑血栓障碍,没立即反应过来?
“我想可能是的。”
——海部氏听力差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好象多少差—些,但不是听力衰减。”
——你为什么在坡道上停下了?
“鞋带开了。”
目击的记者们几乎也做了同样的证词,据说在场的人都高喊危险,可海部完全象没有耳朵似地朝卡车跑下来的方向走去了。
“那真象是自杀呀。”
“不,可能真是自杀。海部被搞得走投无路了,活着也没什么指望,财产因漏税的追征税被弄得一干二净,政财界和右翼的伙伴也众叛亲离。”
“可是,死得也太快了。面对明后天的传讯,他本来还是精神十足如呢。”
“那是假精神。如果出席传讯就逃不脱了。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正好跑来一辆卡车。当即坚定了自杀的意志……”
“这样一来,很多人可就心安理得了吧?”
“仓桥英辅一伙现在肯定在喝庆祝酒呢。”
总之,海部一死,斯普鲁特问题也无法弄清了。
记者们反复地猜测着海部的死,沉浸在巨大的徒劳慼之中。
如此一来,一切都封闭在黑暗之中了。
涉及日A两国的战后最大的贪污案件,还没触及到栖于腐朽核心的黑怪物,便被埋在了厚厚的疮痂之下,大概检察和警察机关的利刃对这疮痂也无可奈何。
——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
在严重的徒劳和疲劳感的冲击下,记者们似乎听到了怪物在腐朽的浓汁中发笑的声音。
七
在海部隆造与撞死他的卡车车主石田建设,以及司机垣见茂弘之间,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关系。
然而,警察当局对这事故的发生仍持有怀疑,引起警察注意的最大的疑问声,便是海部完全没有意思躲避飞奔而来的卡车,而是笔直地向前走的。
从这一点出发,产生了自杀说。但是,无论是因卡车失灵造成的事故也好,还是预谋之举也好,对于海部来说,都应是事先所没预料到的。如果是自杀,也是海部看到飞奔而来的卡车之后,突然决定的。
即使如此,在发现卡车的一瞬间,或是佇立不动,或是跑开,总之海部应该在表露出一些本能的反应之后,才决意自杀。
然而,目击者们一点儿也没看到这样的反应。似乎海部完全没看到卡车,是一直走下去的。也没听到人们告险的喊声。
既使是因脑血栓后遗症听觉减弱了,也应能够感受到突然奔驰而来的卡车,并且也应能够看到。海部隆造的行动令人疑惑不解。
即使石田建设或垣见茂弘受人之托要杀害海部,采用的也是准确率极低的,愚蠢的方法。
海部死了。如果这是谋杀,也是偶然又偶然的结果。决不会有哪个被害者在坡下老老实实地等待着失控的卡车狂奔而来。
这只能说是一次事故,海部可能因脑血栓后遗症没看到卡车——这种意见占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