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25页)

旁听席上传来几声叹息。

“类似的谈话,在这之后还有过多次,是吗?”

“是的。有时是在卓也生病卧床的时候,有时是某位亲戚去世的时候,有时是他读完某本书谈起感想的时候。”

急切诉说着的柏木则之谈到这里,重重地叹了口气。

“卓也是个早熟的阅读爱好者。上小学高年级时,他便开始阅读面向成人的文学作品了。每当读到主人公死于非命或遭受命运作弄时,卓也就会怒不可遏……”

“怒不可遏?”

“是啊。”证人微微一笑。这是他出庭以来首次露出笑容。“他真的会发火。他会问:死亡真的这么不讲道理吗?世道真的如此不公平吗?”

“每当这种时候,柏木先生您都能耐心地跟卓也交谈吗?”

“是的。可随着这孩子的长大,便开始出现我无法回答的问题,或是说不过他的情况。”

“是在谈论什么话题的时候?”

证人思考片刻,斟酌字句后答道:“人生有意义吗?人到底为了什么而活?死亡对任何人都是平等吗?诸如此类。”

面对一一列出话题的证人,这次轮到神原辩护人微微一笑。

“都是些很难回答的问题。”

“是的。尽是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比如‘世上有没有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事?’‘有没有百分之百的善和百分之百的恶’等等。我都没能好好解答。”柏木则之低声说,“我告诉他,这些都是人类永恒的命题。他听了很生气,说我在糊弄他。那孩子简直是个小人精。”

他的语气十分温柔,还带着几分骄傲。

“由于卓也性格敏感,还从小体弱多病,对他来说,死亡并非与己无关。许多普通的孩子不会放在心上的事物,他也会深入思考。而这就是他死亡——自杀的原因。柏木先生,您当时就是这么认为的,对吗?”

柏木则之证人重重地点了点头,答道:“是的。是这样的。”

“好的。下面我要询问卓也去世之前的情况。您是什么时候知道他拒绝上学的事呢?”

“在他不上学的第五天,听我妻子说的。”

“第五天?而且不是卓也本人说起的?”

“是的。说来惭愧,如果不是我妻子告诉我,我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知道。我工作很忙,休息天也常常要出差或招待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