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页)
然而这的确是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恐怖程度足以抓住孩子们的心。无辜的孩子和邪恶的叔叔。内容简单的经典故事,包含着古典成分,还具有道德启发性。这是一个完美的警世故事。
但是,邪恶的国王也没有得到好下场。英格兰人民对他的冷酷残忍感到震惊,并决定不再拥戴他为国王。他们召唤理查在法国的远房表亲亨利·都铎来取代理查加冕,成为他们的国王。理查在随后的战役中壮烈牺牲,但他的恶名在整个英格兰流传开来,许多人弃他而去,纷纷倒戈。
嗯,干净利落,语言不虚饰浮夸,叙述方式极其简洁。
他开始看第二本书。
第二本就是正经八百的学校教科书了。两千年来的英格兰史实被分门别类编排得井然有序,简洁明了,以供读者查阅。分类方法和以往的一样,按朝代来划分。这也难怪,每个人都会被划归到一个王朝,这样读者有时会忘记这个人在其他朝代或其他国王的统治下也生活过。每个人都被自动框死在那里。佩皮斯(20):查理二世。莎士比亚:伊丽莎白女王。马尔巴罗(21):安妮女王。我们从来都没想过,某个见过伊丽莎白女王的人可能也见过乔治一世。一个人在小时候就形成了这样的朝代观念。
不过,如果你是一名摔坏脊柱、走路一瘸一拐的警察,想从早已作古的王室那里了解一些情况,而又不想让自己发疯,那么这本书的确把事情变得简单很多。
他吃惊地发现,理查三世的王朝非常短暂。这位使自己成为英格兰两千年的历史中最赫赫有名的统治者之一,却只当了两年国王,这的确也可以证明他卓尔不群的性格。即便人们对理查不待见,但他无疑影响了他们。
这本历史书也认为他很有个性。
理查能力很强,但寡廉鲜耻,不择手段。他大胆地宣称自己应当继承王位,理由很荒谬,因为他哥哥和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婚姻是无效的,所以子嗣就是私生子。他被一些惧怕少数派的人所接受,后来势力范围逐渐向南方蔓延,并在那里全方位得到认可。然而,就在理查三世的王朝得到巩固发展时,两个住在伦敦塔中的小王子失踪了,据说已被谋杀。接着,国内掀起一股反叛热潮,理查采取暴力方式进行镇压。为了挽回一些损失的民心,他召开议会,通过了一些有益的法令规则,取消了德税、维护税和雇佣税。
但第二次反叛接踵而来。这次是法国军队,在兰开斯特家族分支的首领亨利·都铎的带领下发起进攻。他与理查在莱斯特郡附近的博斯沃思短兵相见,在那儿斯坦利家族(22)倒戈,给亨利创造了机会。理查英勇地战死沙场,留下不亚于约翰王(23)的万世恶名。
德税、维护税和雇佣税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英国人愿意让法国军队来决定谁来继承王位呢?
不过,当然,在玫瑰战争时期,法国尚且属于英格兰的半独立部分,对英格兰人来说,爱尔兰比法国更像外国。一个十五世纪的英格兰人去趟法国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只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才会去爱尔兰。
格兰特躺在床上,心里开始琢磨起英格兰来。发生玫瑰战争的英格兰。绿油油的自由之地英格兰,从坎伯兰郡到康沃尔郡见不到一根大烟囱。尚未被注意、有着一大片野兽遍布的森林、飞禽密集的沼泽的英格兰。绵延不绝的乡村每隔几英里就分布着相似的小聚落的英格兰,那里有着城堡、庄园、教堂和村舍。聚落四周农作物环绕,再往外是一片片碧绿的原野。这未被开垦的绿。车辙深深的小路将一个又一个聚落连在一起,冬天四处泥泞一片,夏天则扬起白尘,随着季节的更替,野玫瑰和红山楂装点着那里的风景。
在这片辽阔的绿色大地上,玫瑰战争持续了三十年。不过,与其说这是一场战争,不如说是家族间的世仇。一场罗密欧与朱丽叶般的家族宿仇,和普通的英格兰人没有关系。没人会去你家门口问你支持兰开斯特还是约克,一旦你支持的那方失败了,就把你抓到集中营去。这是一场规模很小的密集战争,几乎就是一场私人派对。他们在你的牧场打仗,把你家厨房当裹伤站使,然后又转移阵地,跑到别的地方继续打下去。几个星期后,你会听到战争的结果,可能你太太支持兰开斯特,而你却支持约克,你们为此而发生一场家庭口角。这就像那些足球队双方各自的球迷一样,没人逼你去支持兰开斯特或者约克,和阿森纳(24)与切尔西(25)的球迷没有区别。
格兰特仍然想着绿油油的英格兰,想着想着就进入了梦乡。
他对两个小王子和他们的命运一点头绪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