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迷惘者之家(第10/11页)

我盯着她憔悴、饱经风霜的面容,看着那一双像铠甲一样明亮、不可捉摸的眼睛,内心不禁纳闷,在那种阴霾密布、麻木、使人疲倦、忧伤的灰色物体下面,在这种柔和、潮湿、令我的思想和身心麻木的天空下面,为何会有那么多开朗、敏捷、爽快、敏锐的东西成形并成长起来。

在我动身前一两天的某个下午,伊迪丝端着一只盘子,上面放着茶叶、果酱和黄油面包走进我的屋来。我正坐在壁炉前的一张椅子里,外套也没有穿。她一进来,我便慌忙站起身,伸手去拿外套,打算穿上。她娇嫩清脆的声音告诉我不必穿,然后便把盘子放在桌上,说女仆下午已经休假去了。

随后,她站在那里,脸上露出朦胧、谜一般的笑容。

“你这就要走了?”过了一会儿她问。

“是的,明天就走。”

“离开这儿以后去哪儿?”她问。

“去德国,我想。只去很短的一段时间——两三个星期吧。”

“接下来呢?”

“回家。”

“家?”

“回美国。”

“哦,”她缓缓地说,“我明白了。”很快她又补充说,“我们会想念你的。”

我急切地想跟她谈话,这种迫切的心情我以前从未有过。我本想把所有想说的话都讲出来,可是说出来的只是一些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的话:

“我也会想念你们的。”

“真的吗?”她的声音很轻,我差点儿没有听清。“不知道会想多久?”她问。

“永远。”我说。一听到自己的话,我不禁脸红起来,露出一副可怜相,然而却不知说什么好。

她再次开口的时候,嘴角上那丝淡然、难以捉摸的微笑又加深了。

“永远?你还很年轻,那可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呀。”她说。

“我说的是心里话。只要我活着,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我们会想起你的,”她平静地说。“我也希望你有时候能想起我们——想起这几个远在英国,隐藏并消失在雨雾和毁灭之中的人。你是一个朝气蓬勃国度里的年轻人,这一点多么美好——在那里你过去做过的任何事情都无关痛痒。要是过去的所有失败都不会使你消沉,那该多棒啊——你永远都会有明天——有一个新的开始。我真想知道,你们美国人是否知道自己有多么幸运。”姑娘说。

“然而,你却离不开这一切,”我说,心存一丝无望之望,“你已经在这个古老的国家里生活了很久,熟悉了一切。像你这样的姑娘,永远不会离开这种地方,然后到我们美国去生活。”

“不会?”她问,语气中带着平静、坚定的情感和信念,“再没有比这更使我向往的了。”

我茫然地凝视着她,好长时间没有开口。突然,我想说却没有说出口的一切,都借一双手的动作表白出来了。我一把抓住她的肩膀,把她拉向自己,开始恳求她:

“那你为何不走呢?我会带你走的!——听着——”我知道自己的话有些离谱,可是此刻,我是完全当真的——“你听我说!我并没有多少钱——可是在美国,只要你想赚钱,就一定能赚到!我马上就要回去啦,你也一起走吧——我带你一起去!”

她并没有挣脱身体的意思,只是无奈地站在那儿,没有任何反抗,任凭我在她耳边倾注狂热的请求,后来她乖顺却坚决地闪脱了,青春水灵的眼睛里露出铠甲般闪亮的光芒。她站在那里默默地望着我,嘴角露出淡然、难以捉摸的微笑。然后她缓缓地摇了摇头,几乎觉察不出地微微移动了一下。“哦,你会把我们全都忘掉的,”她平静地说,“你会忘了我们这儿的生活——隐蔽在浓雾中——雨中——失意中——一败涂地。”

“不会永远失意,不会永远受挫。”

“有时候会的。”她的话从容而坚定,这使我的心也凉了。

“你不会的——他们也不会!”我说,再次握住她的手,拼命地恳求她。“你听我说——”我语无伦次地说下去,内心仍然怀着先前那种莫名的羞愧和恐惧。“你不必告诉我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不想知道——但是,不管发生了什么——都不要紧——你都能战胜的。”

她一言未发,只是用她那铠甲般明亮的目光瞧着我,她的微笑中透着一种固执和坚决。过了好一阵她才开口:“我不清楚,”她的语速很慢,“你是否意识到,你到我们这儿来后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什么帮助?”

“你打开了一扇我原本以为永远关闭的门,”她说,“让我看到了原以为再也看不到的世界——这扇门通向一个崭新明亮的世界,通向一种新的生活,通向一个新的开端——为我们全家人打开了。我原以为这种情况再也不会发生在我们一家人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