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门(第6/22页)
接着出现了片刻的沉默——只听见渐渐消失的鸟鸣声、街头人们的说话声(轻微的响动、大叫大嚷、断断续续的呼喊,还有黄昏时分逐渐沉寂的声音:在遥远、广袤的空中窃窃私语着)。
“哦,自从我出门后,有没有什么新闻?”在柔和、悲惨的亮光里谈话继续进行着,“我去外地以后,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没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另一位回答,“几乎还是老样子。你明白吗?”这句话听起来不大自然,直觉中他感到了那种无话可说的痛苦。
“是啊,我明白。”另一位平静、无奈地答道。此刻的布鲁克林已是一片寂静。
“格罗庚神父大概是你外出之后去世的吧。”其中一位说道。
“噢,是吗?”另一位问道,平静的声音里透出一丝关切。
“是的。”
接着是一阵沉默的期待。
“唉,那太遗憾了,不是吗?”那个平静的声音深表惋惜地说。
“是的,他是星期六死的。星期五晚上他还好好的。”
“噢,是吗?”
“是的。”
好一阵子,两个人都沉默不语了。
“哎,太不幸了,你说呢?”
“是呀。他们直到次日才发现他。他们找到他时发现他躺在浴室的地板上。”
“噢,是吗?”
“是的,他们发现他躺在那儿。”
两人又沉默了好一阵子。
“唉,真是太遗憾了……我想这一切都是在我去外地后发生的。”
“是的,你肯定已经外出了。”
“是的,我想,是这样。我一定在外地。否则我会听到消息的。”
“那么,再见了,孩子……我们下次还会再见面的。”
“嗯,再见。”
一扇窗户关上了,接着便是沉默。黄昏、遥远的声音,还有布鲁克林断断续续的呼喊声。布鲁克林笼罩在无形、铁锈色、难以计数的生活荒野中。
现在,斜阳的余晖从铁锈色房子的破旧红砖墙上迅速消失了,空气中传来人们的交谈声,某个地方传来音乐声,而我们躺在那儿,就是躺在地下室里、漫无目标的原子,是大地上人群拥挤的荒原里灰色、无声的原子。我们的声名已经消失,我们的姓名已被忘记,我们的力量就像被开掘的大地正在消耗殆尽。黄昏时分,我躺在这儿,河水正在流淌……黑暗的时间就像秃鹫啄食着我们的内脏,我们知道,我们都失落了,我们不能动弹……那边有轮船!那边有轮船!……基督啊!我们都在黑暗中慢慢死去!……而你肯定去了外地……你肯定去了外地……
这就是阴郁时间的一个瞬间,是时间百万个奇怪、阴郁面孔中的一个,下面是另一个:
2.1928年10月
我的生活大多处于孤独和流浪之中,我所认识的任何人的生活都难以与之相比。为什么会这样,或者说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我从未弄明白过;然而,事实就是这样。从我十五岁起——除了一个短暂的阶段之外——我一直过着一个现代人所能遭遇到的、孤独的生活。我的意思是说,年、月、日、钟点的数量——我独自一人度过的实实在在的时间——是极其漫长而特别的。
因为我似乎从未寻求过孤独,也没有躲避过人生或者设法修筑一堵墙把自己围在其中,以逃避尘世的狂乱和喧嚣,所以,这个事实越来越令人惊奇了。我是如此热爱生活,以至于被人生的饥饿逼得近乎疯疯癫癫,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残酷的、身体上的饥饿,它可以吞噬整个世界和世上的所有人。
上大学的时候,我会在晚上徘徊在图书馆巨大的书库里,从上千个书架上抽出书来,像个疯子似的饱览群书,这些庞大的书库令我发狂;读的书愈多,仿佛自己知道得愈少,我读过的书愈多,那些未读之书的数量就会愈加庞大,多得难以计数。我在十年时间里至少阅读了两万册图书——我有意把数目估计得低了一些——而翻过的、浏览过的书比这要多好多倍。如果这个数字难以令人信服,那我也只好说抱歉了,但是,事情就是如此。然而,对书籍的狼吞虎咽并没有给我带来安慰、安宁和智慧,相反,我从书籍里获得的营养反倒在精神和心灵上增添了愤怒和失望,我吞咽的食物反倒使我的饥饿愈加强烈。
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这样的。
因为这种驱策我阅读那么多书籍的劲头与奖学金毫无关系,与学习上的荣誉毫无关系,与正规课程毫无关系。从哪个方面看我也算不上一个学者,而且我也不想当学者。我只想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当我明白自己做不到这一点时,我就会被逼得发疯。当我在巨大的图书馆里饱览群书时,一想到外面的街道和美丽的城市,就像有一把利剑刺进了我的身体。这时候,我就会觉得,自己在图书里度过的每一秒都是浪费——就在此刻,大街上正在发生某些重要的、难以挽回的事情,如果我能及时赶到并亲眼看见,我就能把这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弄得清清楚楚,弄清楚所有的人,所有的话语,所有的行动,地球上万物的来源、本源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