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第10/128页)

“你来到营地是天意。”他对她说。

“天意?”

“绝对是!”

他示意她跟着去后台,那里一个人都没有。近距离看他,赫希的眼睛里温柔和傲慢交织在一起,他的捷克语有着很重的德语口音。“在咱们的儿童营房,我急需一个小图书管理员。”

蒂塔感到很困惑。因为她当时是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女孩,所以有时候她还会踮起脚,这样会显得年龄大一些。

“对不起,先生。我觉得您可能误会了。小图书管理员是斯蒂高娃小姐,我只是有时会帮助她把书从这边搬到那边。”

31号营房的负责人弗雷迪笑了,笑得方式很特别,很和蔼。

“我注意到你几次。你在推装书的小推车。”

“是的。因为书对她来说太重了,而且推车的小轮在方石铺成的路面上不好走。仅此而已。”

“你也拉装书的小推车了。你可以花一下午的时间躺在你的床上,或者和你的朋友们去散步,或者忙你自己的事情。但是相反,为了让大家都有书看,你却推着小推车。”

她困惑地看着他。但弗雷迪的话容不得她反驳。他负责的不是一个营房,而是一个军队。就像是人民起义军的首领一样,为了拿起武器抵抗侵略者的入侵,指着一个农民,对他说到“你是上校”。那天下午在那个乱糟糟的营房,他用严肃的语气告诉蒂塔“你就是图书管理员”。

随后他又补充道:

“但这个很危险,非常危险。在这里管理书不是一个游戏。如果党卫军发现有人有书,是会被处决的。”

说完这个,弗雷迪便伸出拇指和食指比划成枪的样子指着蒂塔的额头。她本想假装不害怕,但对于这个意外的责任还是感到紧张。

“跟我说说。”

“这个工作的风险很大。”

“我一点也不在乎。”

“他们可能会杀了你。”

“我不在乎。”

蒂塔本想斩钉截铁地说出这些话,但她失败了。并且也没有控制好颤抖的双腿,以至于让人感觉到她浑身都在颤抖。弗雷迪紧盯着她那两条麻杆似的、穿着长筒毛线袜的、不停颤抖的双腿。

“管理图书馆需要勇敢的人……”

蒂塔脸红了,因为她的双腿不停地发抖。她越是想停下来,越是抖得厉害,甚至连双手也开始抖了起来。一方面是想到了纳粹,另一方面是担心弗雷迪考虑到她害怕而不用她。因恐惧而恐惧就如同在下坡路上奔跑一样。

“那您就不用我了吗?”

“我觉得你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孩。”

“但我在发抖啊!”她有点伤心地回答道。

然而弗雷迪以他自己特有的方式笑了,就像是坐在一个舒适的扶手椅上面对着整个世界的困难。

“你很勇敢。勇敢并不意味着不害怕。那些忽视危险因素、不计后果而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中的人不是勇敢,是鲁莽。如果不考虑危险因素就会把他周围任何人都置于危险之中,这种人不是我的团队想要的人。我需要的是那些虽然发抖但不退缩的人,是那些考虑到危险因素之后还继续前行的人。”

听到这些,蒂塔感到她的双腿抖得没有之前那么厉害了。

“勇敢的人是那些有能力战胜自己恐惧的人,你就是其中之一。你叫什么名字?”

“蒂塔·阿德勒洛娃,弗雷迪先生。”

“蒂塔,欢迎你来到31号营房。上帝保佑你。请叫我弗雷迪。”

她清楚地记得戏剧表演之夜结束后,他们让所有人都悄悄地离开。然后,蒂塔进了弗雷迪·赫希的房间,一个窄长的房间,里面有一张很简陋的床和两把旧椅子。房间里到处都是打开的包裹、空箱子、盖满公章的文件、装饰《白雪公主》剩下的布料、几个破碗和他自己的衣服。衣服虽少,但叠放得整整齐齐。

当弗雷迪请求改善孩子们极其糟糕的伙食时,门格勒上尉竟然出乎意料的宽容,命令把死去囚犯们的家人寄给他们的包裹都拿到31号营房。营地医生的收入时有时无,但死亡是天天有。9月份被运到这里的5007个人,到12月下旬的时候已有近千人死亡。除了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肺炎,还有传染性丹毒和黄疸,而营养不良和恶劣的卫生条件都会使这些病情加重。那些孤儿的包裹经党卫军之手送达31号营房时几乎已经被搜刮一空,有时里面仅有一些食物碎渣或空包装,但有时候也会有一些饼干、一点香肠、几块糖……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简直就是最好的美味了,然后他们就会用这些东西来组织一些竞赛和节庆活动,奖品就是半个洋葱、一盎司巧克力或者一点粗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