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第14/19页)
他们可能相遇的地点就是那片树林,因为农家妇女常常带着麻袋到那儿去割喂母牛的草料。而叶甫根尼是知道这一点的,因此他每天都从这片树林那儿走过。他每天都对自己说,他不去那儿,可是结果却是,他每天都到树林那儿去。他一听到人声,就站在灌木丛后面,屏住呼吸朝外张望,看看是不是她。
他为什么要知道这是不是她呢?他自己也不明白。他心里想,即使是她,而且只有一个人,他也不会去找她,他会跑开的。但他需要看见她。有一次,他遇到了她:就在他走进树林的时候,她正背着装满青草的沉甸甸的麻袋,和另外两个女人一起从树林里走出来。要是他早来一步,就可能在树林里碰见她。现在当着这两个女人的面,她当然不可能折回树林里去找他。虽然他明知她不可能再回来,但他仍然冒着会引起另外两个女人注意的危险,久久地站在榛树丛后面。当然她没有折回来,而他却在那儿站了很久。而且,上帝呀,他在想象中把她描绘得多么迷人啊!而且这不是第一次,而是第五、第六次了。而且越往后,他的想象就越活跃。他觉得她从来也没像现在这样迷人。岂止迷人,她从来也没像现在这样使他神魂颠倒过。
他觉得自己已经不能控制自己,变得疯疯癫癫的了。可是他一丝一毫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相反,他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欲望,甚至行动(因为他到树林里去就是一种行动)的卑鄙下流。他知道,不管在哪里,只要和她迎面相遇,又是在黑暗中,只要可以和她接触,他肯定会放任自己的情欲。他知道,只是因为碍着别人的面,在她面前不好意思,以及他还有羞耻之心,他才克制住了自己。他也知道,他正在寻找一个可以不察觉到这种羞耻的环境,就是在黑暗中,或是一旦接触,兽欲就会压倒羞耻心的那种环境。因此,他知道他是一个卑鄙下流的罪人,所以他以全部的精神力量鄙视自己,痛恨自己。他痛恨自己,因为他还没有向情欲屈服。他每天祈求上帝让他坚强起来,挽救他免于灭亡。他每天都下定决心,从此决不再走错一步,决不回头看她一眼,把她忘掉。他每天都要想出一些办法来摆脱这魔鬼的诱惑,而且这些方法他都一一使用过了。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成效。
他所想出的办法,第一种是不断地工作,第二种是加强体力劳动和吃素,第三种是极力想象当妻子、岳母和其他人都知道这件事以后,他无比羞愧的情景。所有这些办法他都试过了,有时他觉得已经胜利了,可是到了中午,也就是到了以前他们幽会的时刻,到了他遇见她背着麻袋的那个时刻,他又到树林里去了。
这样熬过了痛苦的五天。他只是远远地看见她,没有一次去接近过她。
十六
丽莎的身体渐渐恢复了,她已经能够下床走动了,但是她丈夫心里所发生的变化她却不了解,这使她感到不安。
瓦尔瓦拉·阿列克谢耶夫娜暂时走了,在他们家做客的就只有叔叔一个人。玛丽亚·帕夫洛夫娜仍旧住在家里。
六月的暴雨接连下了两天,在六月的暴雨之后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叶甫根尼的情绪有点不正常。暴雨使所有的工作都陷于停顿。由于潮湿和泥泞,甚至连粪肥都没法运了。大家只好待在家里。牧人们把牲口赶到外面等于活受罪,只好把它们都赶回家来。牛羊在牧场上、在庄园里到处乱跑。妇女们光着脚,包着头巾,踩着烂泥到处寻找走散的母牛。路上到处是水在流,树叶和野草上也沾满了水,沟里的雨水像小河似的,哗哗地流个不停,流进泛着泡沫的一个个水洼里。今天,丽莎感到特别寂寞,叶甫根尼在家里陪着她。她好几次问叶甫根尼为什么情绪不好,他厌烦地回答说,他没什么不好。她只好不问了,但心里很难过。
吃过早饭,他们坐在客厅里。叔叔在讲他编造出来的与他熟识的达官贵人的故事,这已经是第一百次了。丽莎在织毛衣,唉声叹气地埋怨天气不好,说她腰疼。叔叔劝她去躺一会儿,他自己却想要喝点儿酒。叶甫根尼在家里闷极了。他觉得一切都没意思,无聊乏味。他抽烟,看书,但什么也没看进去。
“对,应该去看看磨碎机,昨天就运来了。”他说,然后就站起身来走了。
“你带把伞吧。”
“不用,我有雨衣。而且我只去一会儿。”
他穿上靴子,披上雨衣,朝糖厂走去;可是还没走上二十步,就迎面碰到了她。她的裙子掖得高高的,露出雪白的小腿。她两手抓住包裹着她的脑袋和肩膀的披肩,走了过来。
“你干吗?”他问道,起初没认出她来。等到认出来时话已经说出口了。她站住了,微笑着望了他好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