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米·李·柯蒂斯拍了一部烂电影(第3/6页)

比利转身,站稳脚,准备把球扔回给戴姆,不料一、二、三个橄榄球正同时朝他飞过来,在这些球的空中支援下,B班向球场发起全面进攻。曼戈一个大脚踢出一记平飞球,从比利头上呼啸而过。洛迪斯从背后撞向塞克斯,把他撞倒在地。克拉克和阿伯特争着去接阿迪的传球,两人互相推搡谩骂,纠缠得难解难分,踉踉跄跄,笑得差点儿摔倒。戴姆从比利身边小跑过去,喊了声“杰里·赖斯”,然后突然加速奔跑起来,回头看着比利等他传球。球门区附近的观众发出阵阵欢呼,这也难怪,哪个球迷不曾梦想过在专业橄榄球场的圣殿上肆意狂奔?B班在球场上疯狂地胡乱玩了起来,谁拿着球就去擒抱谁,没有固定的分队,或者说根本没有分队,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是一群人在球门区飞奔、撞来撞去、大笑不止。比利心想,如果这就是橄榄球,就是一项不用动脑追逐打闹的野蛮游戏,那它倒是项很不错的运动,而不是在被黏糊糊的文化之手染指后,变成一个被奉若神明妄自尊大的臃肿怪物。规则。橄榄球赛有上百条规则,而且每年还不断增添新规则,暗地里严重扭曲了“游戏”的本意。还有那些愚蠢的教练和他们施虐般的训练,赛前球队祈祷,难以解读充满误导的图解,控制欲极强的裁判像小希特勒似的在球场上跑来跑去,暂停,传球失败时暂停,庄严的实时回放查看仪式,再加上团抱、战术突击、护具、临场变换战术的暗号和其他五花八门的东西。然而事实却是,男孩子就是喜欢跑来跑去,喜欢互相用力撞而已。比利的母亲从未意识到这一点。她生了两个女儿,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儿子从小就喜欢故意去撞墙、撞门、撞灌木丛,喜欢跟客厅的软垫椅摔跤,甚至毫无理由地摔倒在地。橄榄球似乎是发泄这种冲动的有效途径。比利在青少年时期打的都是有组织的球,“有组织的”指的是复杂的指挥与控制体系,所有权力都集中在教练手里。发明橄榄球本就是为了获益,有用,让全人类都享受到好处。没完没了地嚷嚷什么团队合作、牺牲、纪律和其他现代美德这些振奋人心的废话,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让你闭嘴,照吩咐的去做。于是除了这项运动本身的暴力,一种奇怪的消极偷偷渗入了你的头脑。所有规则,所有格言,所有长达三个小时的训练,虽然大部分时间你只是呆站着,等着轮到自己被助理教练痛骂,这一切都让你变得麻木而快乐,你的感觉和反应彻底变得迟钝。刚开始还好,只要照教练说的做就可以了,可是渐渐地你开始感到无聊,再后来等你长大一些,会发现大多数教练其实都笨得跟猪一样。

所以,去你的吧,比利从高二以后就没再打过橄榄球了。入伍以后,当兵打仗跟打橄榄球差不多,只是激烈程度是后者的上千倍。不过此时此刻B班正享受着片刻的安宁,大家像乐透彩球一样互相碰撞,每次撞击都释放出巨大的压力,每个人都笑得跟疯子似的。球门区的观众——坐着廉价座位的乡巴佬、蓝领粗人——起身为B班喝彩。B班在神圣的场地上疯跑,而且——奇怪!——都没有人阻止他们。突然,三个穿着牛仔队外套、头戴牛仔队球帽的胖子开着一辆加长高尔夫球车过来,三人中最胖的那个戴着钢架眼镜,下巴上的赘肉很厚,冲B班大吼:滚出我的球场,马上。

“滚出他的球场!”克拉克尖声喊道,曼戈立刻喊了回去,一时间B班一起互相嚷嚷:滚出他的球场!他的球场,兄弟,滚出他的球场!他要我们把球场还给他,马上!他妈的滚出去!大家慢吞吞、老态龙钟地捡起球,每走几步就停下来大叫一声滚出去!球场!那三个胖子一直坐在车上瞪着他们。两个警察走了过来,什么都没说。B班还在不停地高声叫喊,因为这帮狗杂种就不能对这群勇敢的美国大兵,或者借用科林·鲍威尔(退役)上将的话说,这群年轻人,这群为了捍卫你们的自由不惜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的、忠心的、可敬的年轻人客气一点,就不能说一句礼貌的请或者感激的谢谢?你们这几个死胖子,不过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人类时的次品,别人家草坪的看门狗。伙计,说不定他们并非痛恨我们的自由,而是痛恨我们的脂肪!

球门区附近的大老粗们见此情景发出一阵嘘声,脸红脖子粗地咆哮道,又完蛋了!B班慢慢跑出球场,诺姆和他的跟班迎上前来。诺姆笑着说:“抱歉,伙计们,”说话时好像嘴里满是沙拉,“我应该提醒你们的。布鲁斯对他的球场相当敏感。”

可球场老板不是诺姆吗?他不是可以……算了。

“真是个好球场。”阿伯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