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5/9页)

彼得张着嘴、努着眼睛愣愣地站着。他正在望着马利亚的儿子。他认识他。马利亚在迦拿的娘家同他住对门,她的父母,约阿西姆和安娜,是彼得父母最好的朋友。马利亚一家人都是非常虔诚的教徒,天使常常在他们简陋的小房里进进出出。有一天夜里,邻居看见上帝扮做乞丐走进他们家门。他们也知道,来的人是上帝,因为他们的房子像地震似的摇晃起来。九个月以后奇迹发生了:安娜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妇,却生下了马利亚。彼得当时一定还不到五岁,但村子里举行的种种祝贺仪式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全村的人都动起来了,男男女女都跑去祝贺,有的人带去面粉和牛奶,有的人馈赠枣和蜂蜜,也有的人送小孩子衣服,都是给产后的母亲和婴儿的贺礼,彼得的母亲就是接生婆。她烧了热水,和了盐,给呱呱啼哭的婴儿洗澡。可是现在呢?马利亚也早已做了母亲。她生的儿子正背着沉重的十字架从自己面前走过,每个人都向他吐唾沫、扔石头。彼得看着这幅图景,感到一阵心痛。这个年轻人的命运真是不幸啊,以色列上帝怎么会偏偏选中了他,选中马利亚的这个儿子,制作十字架,用来钉那些先知呢?上帝是万能的,他完全可能选中我去做这件事,想到这里,他不由打了个寒颤。可是他没有选我,他选中马利亚的儿子,我逃脱了……突然,他的心平静下来。他对这个背负十字架、肩承了恶名的马利亚的儿子一下子充满了感激之情。

正当这些杂乱的思想在彼得心头澎湃起伏的时候,扛十字架的人气喘吁吁地停住了。

“我累了,走不动了。”他喃喃地说。他前后左右看了看,想找一块石头或者一个人靠一会儿。但是除了高擎的拳头和无数怒目而视的眼睛外,他什么也看不到。过了一会儿他听到空中仿佛有翅膀的扑动声。他的心怦怦地跳起来。会不会是上帝在这最后时刻怜悯他、派来了天使。他抬头向空中望了望。可不是,他头顶上确实有翅膀,但那是乌鸦的翅膀。他气得要命。一股拧劲上来,他咬了咬牙,决定继续往前走,他要爬上面前的山坡。但是他脚下的石头突然滚动,他的两腿一绊,身体向前倒去。彼得从人群里飞快地冲出来,及时把他扶住。他把年轻人肩上的十字架拿下来,放在自己的肩膀上。

“我来替你背,”他说,“你累了。”

马利亚的儿子转过头,盯住这个渔夫,发现自己不认识这个人。他背着十字架行走的整个这段路程仿佛是一个梦。现在他的肩膀一下子轻了,他开始在空中飞翔起来,正像人在梦中飞翔一样。他刚才背着的不可能是十字架,他想。在他背上的是一对翅膀,他揩了一下脸上的汗和血,跟在彼得后面走下去;他的步子现在迈得很稳。

空气是一团火,舔着地面的石块。吉普赛人这时已经挖好了坑。他们带到山上准备叫它们舔血的几只肥壮的牧羊犬这时都趴在坑边一块岩石的阴影里,伸出舌头喘气。老天和地熔接成的这个大火炉里人们头脑的轰鸣声清晰可闻,脑浆像沸水似的嘟嘟冒泡。在这样火辣辣的赤日下,所有边界都改变了方向——理智和愚蠢,十字架和翅膀,上帝和人,一切都换位了。

几个善心肠的女人帮助马利亚苏醒过来。她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赤着脚的瘦骨嶙峋的儿子。最后他准备登上山顶了,走在他前面的是另一个人,背着十字架。马利亚叹了口气,转过身去,想找个人搀扶自己一把。她看见人丛里有几个同村的人和几个渔夫,就走过去想在他们身上靠一靠。但是太晚了!营房里响起了号角声,更多的骑兵冲了出来,尘埃漫天。人们重又簇拥到一起。马利亚还没有来得及爬上一块石头看清楚是怎么回事,铁骑已经飞驰过来。只看见铜盔闪烁,红袍翻飞,骄横、肥硕的大马把犹太人像草芥一样践踏在蹄下。

叛逆者奋锐党徒走了出来,两臂在肘间反绑着,衣服都已撕破,露出鲜血淋漓的皮肤,长头发沾满血和汗,贴在肩膀上,灰色胡须极其浓密,像荆棘一样扎煞着。眼睛直勾勾地朝前方凝视着。

人们被这一景象吓住了。他究竟是人,还是破衣烂衫披覆下的一个天使?一个魔鬼?他那紧闭的嘴唇后面禁锢着一个什么可怕的、不可告人的秘密?老拉比本来已同人们约定,为了给他增加勇气,只等他一露面,就齐声高唱战歌:“让我们把敌人驱尽!”但是歌词这时却卡在喉咙里,一个字也唱不出了。大家都感到,这个人不需要别人为他助威。他是比勇敢更高的化身:巍然屹立,不可征服。他那反绑在背后的双手执掌着自由。所有的人都惊惧不定地看着他,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