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妙手回春(第3/7页)
翁泉海有意试试她:“那你给我讲讲养生之道吧。”葆秀略一思索,款款道来:“《黄帝内经·素问》开篇《上古天真论篇第一》讲的就是上古之人度百岁而不衰的养生秘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讲了,平衡阴阳是养生的大法:‘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翁泉海点头:“背得挺熟。”葆秀莞尔一笑:“怎能跟你比。来,尝尝,看味道怎么样?”翁泉海喝了一口汤,称赞不错。
葆秀挺有趣地说:“翁大哥,我跟你说件有意思的事。你知道那个叫来了的为什么躺诊所门口地上睡觉吗?他说他躺地上是为了防小贼,小贼一进来,肯定第一脚先踩到他。我说为什么人家都不收他为徒呢,原来他脑袋里少根筋啊!可这傻人最实诚,一眼能看到底,一针能扎出血,也最好交。”
翁泉海笑了笑:“其实那人挺可爱的,只是并非学医之料。”葆秀说:“翁大哥,你初来上海,身单力孤,眼下患者这么多,身边着实缺个跑堂的。那个来了虽然傻点,但也腿脚灵便啊。他在门外候着呢。”葆秀喊来了。
来了进来就喊:“恩师在上,请受徒儿一拜!”他刚要跪倒,被翁泉海一把拉住:“来了,我没说要收你为徒,你先干点擦抹桌案、收拾诊所的杂活。我把话说在前面,你干活,我不亏你工钱,也叫你吃饱饭,但如果说学医,恐怕你不是这块料。所以,如果你愿意在这待着,那没话说,如果不愿意待,说一声就可以走。”来了忙说:“恩师,我伺候您一辈子。”
翁泉海道:“刚说完,我还没收你为徒。另外,梦不能做得太深,太深了弄假成真;话不能说得太满,太满了难以圆通。日久见心,慢慢来吧。”
来了问他能不能唱方。翁泉海告诉他,有活要干活,没活可以唱方。
第二天早饭后,来了打开诊所门,众患者蜂拥进来。因为没有排队,大伙争先恐后,眼看要打起来。泉子站在众人当中高声说:“都别吵了,听我说几句。大家都挤在一块,你说你先来的,他说他先来的,就是把天说破了,也分不出个先后来,这样乱下去,谁也落不着消停。都是为治病来的,万一动手再伤到谁,就会病上加病,更不好治了。所以大家还是排好队,一个一个来,天还早,先一步后一步,快一步慢一步,也就差一步,不耽误治病。”众患者觉得此话有理,开始排队。
翁泉海忙着诊病写药方。来了大声唱药方:“大生、熟地各三钱,粉陈皮一钱五分……”翁泉海喊:“什么!”来了忙纠正:“啊,是粉丹皮一钱五分!”
翁泉海继续写药方。来了唱药方:“抱茯神三钱,淮山药三钱,炙远志一钱,炒枣仁三钱,潼蒺藜三钱,生石斛四钱……”
翁泉海吼道:“闭嘴!”来了愣住了,片刻才说:“我看错了,是生石膏四钱。”翁泉海不让来了唱药方,让他去烧水。
正午,患者都走了。翁泉海坐在桌前翻看着一沓药方。来了走过来给翁泉海倒水:“先生,外面没人了。”翁泉海抬头看着来了说:“你还是趁年轻去学点别的手艺吧,你不是学医的料。字写得不行,唱药方还唱错,你让我怎么教你?”
来了抹眼泪哀求:“先生,我下回肯定不唱错,您就留下我吧。”
翁泉海没说话。
中秋节到了,陆瘦竹在饭馆包间内宴请五个徒弟。他举起酒杯吟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佳节,你们能陪在师父身旁,为师非常欣慰,我敬大家一杯。”
小铃医等众徒弟纷纷举起酒杯:“多谢师父!祝师父体健安康,长命百岁!”
陆瘦竹开心地笑着:“哈哈,百岁不敢当,活到九十九吧。酒菜管够,不要客气,吃不饱喝不好可不怪我。”
众徒弟吃起来。小铃医把一大块东坡肉夹进碗里。
陆瘦竹说:“看没看到?小朴最长眼色,知道这东坡肉最香。一人一块,不要抢。”可是,他看小铃医吃着菜,碗里的东坡肉一直没吃,就问,“小朴,你上来就把肉夹进碗里,怎么不吃啊?”小铃医答:“师父,我想拿回去给我娘吃,我娘最喜欢吃红烧肉了。”
陆瘦竹问:“你平日子不给她买肉吃吗?”小铃医说:“等我有钱了,我一定让我娘天天吃上肉。”陆瘦竹点点头,夹起一块东坡肉放进小铃医碗里。小铃医眼含泪水站起身鞠躬叩谢:“多谢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