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第6/7页)

真的是几乎一模一样啊。

沈越声有些得意地推了推拿胶带缠着眼镜腿的眼镜,“这是我仿制的。”

他把写满了成分配比的纸递给苏文娴,“这是成分的配比和原材料。”

指着上面的一些字:“我还特意把国内哪里能买到这些原材料的地方给你写出来了,后面是他们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虽然星城跟国内表面上不通商,但是你也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渠道嘛。”

星城船王就在旁边,想运什么东西运不到?

苏文娴就这样带着十分满意的汽水回到了星城。

飞机落到南江机场的时候,她还特意去了一趟南江一个已经不开工的汽水厂那里,把汽水厂里的机器买走了。

先是运到了濠江,又从濠江偷偷运到的星城。

找杨港过来过来给她安装和调试汽水机,他虽然不懂做汽水,但是他懂机械,研究了几天之后就调试好了机器。

苏文娴将从玻璃厂定好的汽水瓶放到机器上,机器的另一边是她从木屋区难民里挖到的从沪上逃难来的曾经的汽水厂工人,工人熟练地操作着机器。

机器轰隆隆地响了,透明的、带着气泡的液体从机器里流了出来,柠檬和糖的微妙香气飘荡在工厂里。

她和蒋希慎喝了第一瓶,咂了咂嘴,就是这个味道!

蒋希慎道:“你还没有给这个汽水起名字。”

苏文娴想了想,“那就叫雪柠汽水吧。”

几天后,她的雪柠汽水上市了。

利用《星光日报》的优势,一上市就开始大面积的打广告和推销。

“喝雪柠水,冰爽一夏天!”

而且她还搞起了瓶盖兑奖活动,“喝一瓶,赠一瓶!”

这种上辈子已经被玩烂了的营销方式在这辈子还很新鲜,那些图便宜的老百姓真的很多人会为了赠一瓶而去买。

销量就慢慢涨了起来。

*

等雪柠汽水逐渐打开了销量,她才开始考虑在首都时对领导提起过的那个想法,开一个华人产品博览会。

先给工厂主联合会的几个股东开会,把这个想法提了出来,他们几个一听就明白这种展览会能提高自家工厂的销量,众人一致赞同,“这个想法非常好,我同意!”

“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倭国和米国的产品,我们华人也要当自强!”

既然大家都同意,苏文娴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首先是跟布政司署打交道办审批手续,跟这些鬼佬打交道不用多说别的,只需要把钱给到位,几个办事专员都收了她的大红包,自然是一路绿灯通过了审批手续。

审批办好之后,租一个大型场地,给想参加博览会的工厂分摊位,协调展会的水和电,还有如何收费等等,从大事到小事她十分重视。

这是第一届,她希望办好第一届之后,今后能把这个博览会做起来。

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了一个多月之后,第一届星城华商产品博览会正式召开。

开幕第一天,在热闹的舞狮和鞭炮声之中,迎来了很多热情来参观的老百姓。

博览会除了卖搪瓷、五金、塑胶产品这些用的东西之外,还有很多小吃摊,能让老百姓一边逛一边吃,就像逛夜市那么惬意。

各产品摊位除了卖散户之外,更重要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量订货单。

有些东南亚的进货商特意来进货,各个工业产品类的摊位或多或少都卖出了大订单。

苏文娴这边的塑胶花也定出了一批货,不过她现在的心思主要在雪柠汽水上。

为了让更多人试喝汽水,她特意让塑胶厂那边给她做了一大批一次性塑胶杯。

没想到有人买了汽水之后,跟她定了很多一次性塑胶杯,卖出的订单跟塑胶花一样多,也是意外之喜了。

展会上除了东南亚客户之外,还有一些欧洲客户,有一个说着一口兰国口音洋文的大胡子喝了雪柠汽水之后,当场就跟她定了一万瓶!

付了一半的钱,跟她约定好半个月后装船运到兰国去。

但是他要求先把现场这几百瓶的汽水提走,大胡子说:“这个汽水太好喝了,我要给我的朋友们分享。”

苏文娴当时也没多想,反正客户给钱了,拿走几百瓶不算什么。

收到钱之后,汽水厂开始加班加点干活,半个月内做出了一万瓶。

这个大胡子客户在验收之后痛快地把剩下的一半钱给了,让她找人帮他抬到船上去。

这点小事自然是没什么问题。

但是苏文娴发现船上的人虽然也说兰国语,但是有一种不太熟练的感觉,就像是华国人说洋文,大多数都带着一点口音的,无伤大雅,但是能听出来不是母语。

接着苏文娴就听到了船上两个鬼佬竟然低声地说起了北方大国的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