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何为倾销:在国际贸易中以低于成本价出售商品, 以此抢占市场打压竞争对手。

何为反倾销:他国出于一种贸易保护,通过加征高额反倾销税,使其出口的产品失去价格优势, 从而退出国际市场。

明汐这几年在梁见铖身上, 汲取了不少国际市场经济学知识,对几个大国的行事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就拿这次对明宙纺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漂亮国来说, 每当经济危机, 最擅长做的事,就是高高举起贸易保护的大旗,对他国贸易进行双标打压。

表面上是打着保护主义的幌子,实则破坏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环境。

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典型的强权霸凌。

明汐做外贸行业将近十年,听了不少事,也亲身经历了许多事。

这几年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反倾销调查的情况屡见不鲜,无论什么行业,是知名的大型企业,还是不知名的小工厂,都可能遭遇上这种不公平的打击。

这一次, 美国针对中国外销的聚酯短纤企业展开调查, 基本集中在南方轻工业聚集的港口城市。

整个实体名单上, 企业数量不下一百家!明宙在其中的市场销售额排名第二。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明宙作为一家在美市场占据较高份额的出口公司,当然不能坐以待毙。

明汐是这个态度, 梁见铖也是一样,从收到消息那一刻,到现在准备应诉,没有一点退缩之意。

这场官司, 梁见铖会全力以赴,且全程陪着明总一起打下去。当然这不是产房医生玩笑说的那样,是他对妻子产子的嘉奖,而是明汐自己的一次铭记。

同样这一次上诉,还关系到明宙产品日后在其他国家的出口前景。美国市场虽然份额大,也不是明宙纺织唯一依赖的市场。然而,一旦被美国戴上反倾销这顶欺压的帽子,明宙纺织在欧美、北美等市场,迟早也会遭受同样的待遇。

这些年,明汐从创办明宙外贸,到建立自己的工厂和生产线,明白了一个事:当老板尚能忍气吞声,但做企业,该硬气时必须硬气。

捷慕24楼,总经理办公室。

明汐与周铭君面对面而坐,梁见铖起身去拿合同和相关材料。

在明汐到来之前,梁见铖已经和周铭君就细节问题进行了多次深入协商,今天则是正式签署律师代理合同。

周铭君的律师代理费自然不低,但无论是当年为双洋彩电代理,还是如今为明宙上诉,他都不会多收取一分高于市场价的费用。

一方面,周铭君和顾双洋是多年的好友,这份人情关系的分量,要重于单纯的合作关系。

另一方面,早在几年前,周铭君的团队负责了双洋彩电对美反倾销上诉案。那场官司不仅让双洋电器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周铭君本人也声名远扬。所以,这一次为明宙代理,周铭君原本只想收取一些辛苦费。

梁见铖愿意按照正常价格支付代理费,当然不是钱多花不完,而不是以人情占便宜。是梁见铖从商合作的理念。

梁见铖身上的气度,也让周铭君心生钦佩。

这一次梁见铖再次找到他,希望为妻子的公司在被美国针对的聚酯短纤反倾销调查中提起上诉。刚得知消息,周铭君也有些意外,但他知道,梁见铖的妻子应该就是当年在汉城有过一面之缘的明小姐。

2001年在汉城相遇,到了 2005年汉城改名为首尔,周铭君一直记得,当年的梁见铖曾对着他们一群人,用英文介绍道:这是他深深爱慕的明小姐,他正在努力赢得她的芳心。

2001年时梁见铖还在努力赢得明小姐的芳心,到了 2009年,终于初为人父。

周铭君作为长辈,既为梁见铖感到欣喜,也为明小姐感到幸运。

有句中国俗语说得生动,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谁能想到,这一家人都这么热衷于跟美国打官司呢?

因为这一家人都是硬气的人啊!

硬气的顾双洋,生下了硬气的儿子;硬气的儿子,又娶了一个硬气的明小姐……

周铭君谈笑自如,思维严谨又缜密。他能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商业法,讲述得生动有趣,一点点地分享给对面的明汐。

在交流过程中,周铭君还是不自觉地抛出了许多专业的商业法律名词,有些因为翻译不便,直接用英文表述。他之前跟梁见铖交流习惯了,毕竟梁见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也修过国际商业法,两人沟通毫无障碍。但他不知道明汐是否能听懂。

当周铭君意识到自己可能讲得太专业,明汐针对他提出的应诉方案,阐述了自己的理解。

不仅完全听懂了,还深入理解了其中的要点,并条理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记忆力之出色,理解力之强大,让周铭君这位资深国际法律师赞叹不已。他见过不少企业家,他们性格各异,但都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