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4页)

翁霁摇了摇头:“不会。”说罢,又继续看书。

这之后,秦知宜就不好再乱说话了。要是一般人,她都无谓的。偏偏翁霁是个读书人,她有分寸不能耽误人家正事。

两人又聊了些不咸不淡的话,尽管马车从观明门驶到桃花涧走了一个时辰,因为有话说,其实感觉不到有这么的久。

桃花涧所在的这一大片地界,三四个山头,都是皇帝划给他皇姐建别苑的。明和长公主在这里不仅建了别苑,还种了漫山遍野的桃花树。多年以来积累,桃林占地越来越广。

远远地看着,大片大片粉翠绵延,如梦似幻。尤其中间一片,被纯粹的粉云覆盖,仿若仙境。

除了长公主的桃花涧,秦知宜还从未在什么地方见过面积如此广阔的桃花林。太美了,甚至说是震撼。

她和翁荣,从能远远看到桃花涧所在开始,一直贴在窗边观赏,直到马车停在山脚下的别苑入口。

翁荣年年都会看到桃花盛开的场景,但年年依旧欣赏得如痴如醉。

秦知宜走下马车时,忍不住感慨:“难怪长公主要广邀宾客来观赏桃花,有这样美的别苑,我都恨不能让全天下的人都见一见。”

翁荣很给面子地回应她:“你以后也会有的。”说罢,两人交换了一个彼此都心照不宣的眼神。

拥有如此广阔的桃林,这别苑的周围便不像寻常别苑那样有外墙围着四四方方的。进入别苑的标志,是山下的一道石碑。石碑旁有长公主的私卫守着,验帖放行。

源源不断有马车停在山脚边,通过石碑,步入别苑的范围。秦知宜从远处到走近,眺望了一段时间,果真发觉正如翁荣所说,前来赴宴的女眷,凡是年轻一些的,都是精心妆扮过的。

来到别苑中心,能看到院墙和护林的位置时,人流逐步汇集,秦知宜站在人群之中,草草一看,并不起眼。

但若有人专注观察,就像秦相宜这样,因为早到了,在树下石墩喝茶休息,盯着一波又一波进入别苑的人,仔仔细细地看,便能透过表现看到本质。

秦相宜已经见过好些盛装的姑娘,有人穿曳地广袖、有人头戴象牙镂空花冠、有人画着桃花靥面妆,一个比一个华丽。

然而,想着要低调所以打扮简单的秦知宜,反倒是一棵白菜出现在一丛花田里,还是被秦相宜给发现了。

她捏紧手中茶杯,愤愤地想,为什么秦知宜打扮寻常又普通,还是这么美丽?

有些盛装出席的人若距离她太近了,和她这样清水出芙蓉的绝色凑得太近,会被比较出一种怪异的累赘感,倒还不如不要打扮得这么隆重。

在秦相宜看秦知宜的时候,秦知宜也注意到了她。

并非秦知宜刻意观察,是秦相宜明艳万端,很难不注意到她。她今日穿的也是襦裙,但是自胸襦到脚边,布料从鹅黄渐变至暗色锦红,裙装下坠处延伸一片牡丹花绣样,掺了金线做花蕊和细细的纹路,富贵又大气。

她梳的是高高的双蟠髻,戴了嵌红宝石的宝蝶赶花大金簪四支,简洁中却又极富气势,甚至能以国色天香来形容。

明明是超出这年龄该有的妆扮,但她本人明艳的长相却硬生生撑住了,并且还让繁复的金簪和裙装成为了她的陪衬。往那一坐,似乎是宫里的娘娘出宫来赏花的。

路过秦相宜的时候,秦知宜不自主地点了点头,认可了她今日的美貌无人可及。

但远远的不能说话,秦相宜根本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立即警觉,还问身边的人:“她什么意思?”

看到秦知宜,脸色立即黑了的陆知燕愤愤说:“她还能是什么意思,觉得你打扮得太夸张了吧。”

谁料,秦相宜扭头盯了她一眼,面色带疑。而后似乎是忍了忍,才气愤地拍了石桌一掌。

陆知燕忙哄她:“相宜,别生气,今天你必定艳压全场。”

秦相宜默不作声没说话,她在想,如果是陆知燕说的那样,那秦知宜应该是摇头,而不是点头吧?她明白这个道理,不过犯不上为了一个有过节的人和自己人争执。

这段小小的插曲如过眼云烟,秦知宜没往心里去。她和翁荣要去找郑云淑汇合。

看到郑云淑的时候,她身边已经有了几位姑娘。起先在远处时,秦知宜还以为是郑云淑的其她好友。但一走近,听到有人说“你怎么还是这么寒酸,这首饰都晦色了吧”。

这明摆着就是找茬了,秦知宜家中是开银楼首饰铺子的,她可没发现郑云淑的首饰有什么问题。郑云淑虽然是不受宠的庶女,可到底家里父亲官位不低,她的东西是能维持体面的。

知道对方没安好心,秦知宜自然要帮着郑云淑。她走近几步便扬声说:“你这品蓝的兰花锦都已经是三年前的旧布了,还拿来做衣裳?我做被面都不会用这种货色,锦缎放久了就发硬,也不嫌硌肌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