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6/6页)
有人乐呵呵地接话:“前年五个,去年有六个,今年这还是第一个。还没升温呢,这得多冷啊。”言外之意是,这位姑娘可真豁的出去。
谢晏脸色沉黑,握住弓箭的左手绷紧,指节突出冷硬的线条。
落水姑娘的同伴们追过来,着急忙慌呼救。而掉水里的那个,在水中扑腾出片片白色的水花。
这是山涧的下游,平静的水潭看起来不深,实际上能轻松将站直的人整个淹没。不会水的人,但凡沉下去,就起不来了。有人落水后,在周围的人也向这边走来,围过来凑热闹。
外人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以为只是有人落水。聪明些的,看见谢晏在这,就知道不是简单落水,大抵和从前一样,都是姑娘们耍些不痛不痒的小把戏来博取关注的。
但让秦少珩他们来看,就不一样了。他们比别人多知道一层弯弯绕,知道掉水里的这位粉裙姑娘,此时两条腿上还绑了石块。可真有意思,比之前掉浅浅荷花池里还求救的有趣多了。那水深站起来顶多齐胸口,今天这水潭可深多了。
因为知道落水之人的目的是冲着谢晏来的,所以没人妄动,都等着看情况。那姑娘敢往腿上绑石块再掉水里,水性必定不差。
这也是谢晏冷眼旁观的原因。
再说掉到水里的秦知宜。她事前就算准了一切,摆明是为了讹谢晏救人,因此其他人不会破坏状况。
从落水到现在,短短几息,岸上,帮她的好友和丫鬟一片惊慌,连连请求呼救。她自己在水中看不到情况,但是感觉到迟迟没有动静,于是狠了狠心,呛进一口水,双手再划拉两下,让自己沉得更深。
秦知宜是会凫水的,且水性相当不错。她绑石块是为了一箭三雕,首先,告诉谢晏她故意动了手脚。其次,表现出她会水的实情。第三,是为了确保自己不会激发潜能,迟迟闹不出重大状况耽误大计。
最重要的是,因为多了绑石块的这一环节,并且特地表现给谢晏看到,这就成了她亲自递出去的把柄。明暗交接,让一件普通的事变得不普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秦知宜自己往水里倒,腿上有重量坠着她,再加上她自己刻意呛水,即刻就有重压扑面而来,秦知宜越陷越深,脚尖即将碰到潭底。
见这情况,因为怕人出意外,谢晏还是丢了弓箭,跳入水中准备捞人上来。
秦知宜听到一声噗通巨响在她身边砸下,心道,成了!
水中有太多水花导致看不清,秦知宜即使能睁开眼也只能看个模糊。她看到一抹熟悉的墨灰色身影,就知道来者正是谢晏。
从他入水,到秦知宜被捞出水面,快到仿佛是排山倒海的一瞬间。她能感受到的,只有一只有力的臂膀,和铁钳一样的力道,紧紧箍住她的腰身,像提着一条板凳一样将她提出水中,再一巴掌推她到潭边能站立的石面处。
随后,湿淋淋的两个人快速分开,谢晏跨步上岸,一边走一边拧着衣袍的水。
秦知宜余光看到他头也不回的背影,还有三三两两聚在岸边看热闹人的笑意。
没人知道,刚才谢晏对她说了一句话。
这是她第一次在京中与人大范围地结交,不能把心思暴露得太快。所以她并未坦白自己想要高嫁的想法,而是顺着她们的话,自谦了一番,不解说:“可我一介平民,即便硬挤了进去,恐怕也只有做妾的份吧。不怕各位姐妹笑话,我还是想要明媒正娶,做个正妻的。”
她这话并不会冒犯到人,在场的姑娘都是有头有脸的,要是秦知宜想入高门宁愿做妾,恐怕才会惹人诟病。
柳姑娘摆摆手,灵动的小表情带些神秘,又有安慰:“国公府已是鼎盛,何须强中再强?再说,以我对谢世子的了解,他绝不是那种唯利是图之辈。虽然他人有些没情味,人品却是刚正的。”
柳姑娘出自高门,另外还有个身份,是宫里三公主的伴读。所以她说的话可信度很高。并且耐人寻味。
仅仅这几句只言片语,似乎能让人揣摩出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来。柳姑娘说谢晏并非唯利是图,说明他对身份高的人也不买账,莫非……三公主也心悦他?
秦知宜品出味儿来,忽然就对这位国公府世子有了兴趣。
最主要的,是好奇于他的口碑,为何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别这么大。再简单的事,她这么一夸,让谢晏感觉自己像个了不起的大英雄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