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进了二月,桃杏争先,春回大地。
雨水也连绵了起来。
秦知宜总有理由不出门。
冬日有雪怕冷,春日有雨湿鞋袜。
她的理由稀奇古怪,多得令人发笑。
次数多了,谢晏以此为乐。常喜欢刻意地去问她,今日咱们去花园里寻常地走走。
再听她用些什么理由来拒绝他。爱看秦知宜推辞得振振有词。
这日本是寻常日,谢晏罢职回府,正是心心念念陪同爱妻说话的时候。
谢晏冒着风寒的可能,在初春时节跳进冰寒的潭水中救了她,秦知宜若不赠以回礼谢之,似乎不妥。
她准备亲手做一枚香囊,配上一副特别的香料,再备以厚礼,诚意十足地送到谢晏手中。可她不知道谢晏的行踪和位置,不知道去哪里送,就得寻求帮助。
结果,当日下午,桃花涧之行结束后,翁荣就带着柳姑娘来谢府寻秦知宜。
秦知宜扫榻相迎,乐得眉开眼笑。
远远的,还没走至面对面,就听见柳姑娘娇笑两声:“好你个秦知宜,真是好本事!”说完之后又止不住笑。
秦知宜又加快脚步,裙边飘扬,迎到两人面前,一只手握住一个,讨巧道:“真是什么事都瞒不住明昭。”
之前翁荣和柳姑娘都给秦知宜送了请帖,秦知宜接了翁荣的,和柳姑娘道了谢又表示了歉意。柳姑娘并未在意,秦知宜这边有人,她当日便和其她朋友玩去了。碰巧宴席之前又没见到彼此,所以错过了秦知宜的大事。
后来柳姑娘从别人嘴里听说,听对方绘声绘色地说起谢晏为一名女子破例,不提姓名,但柳姑娘当即就知道,一定是秦知宜。
她有莫名的直觉,这事也只有秦知宜有法子能办到。随后柳姑娘才发现,秦知宜的确不在场,她便找到了翁荣,提出要一起来秦知宜家里寻她。
秦知宜将人迎进她的内室,不断发号施令,让人盛各式东西上来,她屋子里伺候的人忙得进进出出,端茶端点心,都捡最好的呈上来。
柳姑娘看到秦知宜的茶具,开片冰裂纹粉青釉的汝窑葵口杯,内盛着过了两道水的玉叶长清,入口清甜留颊。她赞叹道:“臻臻这里好东西真不少,你这茶,吃了我还想吃怎么办?”
“那你天天来吃,我高兴还来不及呢。”秦知宜又亲手端来香盒,往鎏金竹节宝莲灯里添上“梅酥落雪”的香粉,让室内暗浮这款清甜冷冽的梅花香。
喜爱奢靡的秦知宜,闺阁中的生活俱是挑不出一丝怠慢的极致享受。尤其友人来寻她,自然从粗到细,一应拿出最好的来款待。
柳明昭将她屋内细细看了一圈,发觉她这里要说是勋贵家中嫡女的闺房,也不差了。听秦知宜说有不少好东西都是翁荣送的,她更暗暗点头。
秦知宜和翁荣身份差距如此大,能让翁荣对她如此贴心,既是翁荣好,也是她自己的本事。诗经典籍好学,唯做人难学。
将待客的规矩一一都处置好了,秦知宜牵着正观赏内饰布置的柳姑娘坐下,又让连翘去请郑云淑过来。还没坐稳,柳姑娘就开口盘问秦知宜,上午落水被救详细的来龙去脉。
柳明昭没有跟翁荣打听,她想听秦知宜亲口说,想听得仔仔细细的。
两人坐在一处,一个讲,一个边听边问,柳明昭像听戏曲似的,时不时拍手叫好,笑语连连。
能看出来,她是实心地想要一个像秦知宜这样,能撬得动谢晏的存在。好替她出一出被三公主压制的恶气。只听她只言片语地讲过,三公主为人娇蛮,常常占着身份对柳明昭颐指气使,令她憋屈。
秦知宜讲完落水的事,向朋友们公布她下一步计划,也提出需要人帮忙的事。
柳姑娘一口应下来:“都交给我,想法设法也帮你。”她乐见其成,不过话锋一转又问,“可是,做香囊,能行吗?”
每年乞巧节时送香囊的,那可比落水的多多了。香囊是好,轻巧精致,可随身携带,睹物思人。不过,柳姑娘担心送过去谢晏恐怕不会收。可要让她来说,她也不知道送什么东西才能让他收下。
秦知宜神秘一笑:“香囊只是个寻常的物件,重要的是,我会在上面绣花。并且,我也没想过要让谢晏收下,只要他能看到即可。”
根据以往大家对谢晏的形容,秦知宜能猜到,不论她准备什么样的谢礼,按照谢晏那人的脾性,都不会被当作一回事。恐怕他一看到她出现,都会后悔那天出手管了她,导致沾上她这个阴魂不散的麻烦。
但能因此放弃吗?不行,秦知宜非得迎难而上。既然无法求到好感,那么就求一出难忘。能记得她,才能像这茶碗里的茶和水一样,逐渐蔓延、浸透、交融,越来越分不开。如果不用热水泡一泡,茶和水始终是两种不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