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3/5页)

知宜也能理解他为什么暂时放弃科考。

备考时间精力问题暂且不论,毕竟李家也是世家大族,家里仆婢众多,侍奉母亲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

可如果一旦考中了,皇帝分官职不看你家庭情况,也许是留京,也许是去一些缺衣少食的贫瘠地方当父母官,这样便也再也不能好好照顾李老夫人。

“瞧我,说这么多也没说明白。”苏遥对着知宜笑笑,“你应该知道李维吧?他就是李维的叔父,李家四公子李修然,跟谢大人也算是同窗。”

这不是那天陪她挑书的掌柜吗?怎么又成了谢晏的同窗。

对方也明显看到了她,别有深意的看了她一眼。

周绍看两人你来我往,对着李修然好奇道:“怎么?你们认识?”

李修然道:“那日谢夫人去文汇斋买书时,我们曾经见过一面……”

他到底有没有看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

知宜也不知道,但还是对着李修然发送了一个祈求的眼神,拜托,识相点,别乱说。

李修然幽幽道,“看来也是跟谢兄一样,好学不倦。”

知宜松了口气。

谢晏看知宜对着李修然笑了。

她有一对极为好看的小梨涡,此时展颜一笑,有种冰雪消融的美感。

可她好像从来就没对他笑过。

谢晏的脸色更黑了。

周绍有些不明所以:“又怎么了这是?刚来就这副样子,好像谁欠了你似的。”

苏遥笑吟吟的打圆场:“外面风大,进屋说话。”

花厅内,苏遥招呼知宜喝茶用点心,周绍跟几人谈起来从前的求学往事,又感慨这几年都忙,他和谢晏只有上朝时候碰到,一年都不见得能聚上几回。

“从前在京中时,谢兄就很照顾我。”周绍略显愧疚的对知宜道,“我也是前几日才听说,当知母亲留府上老夫人用饭,误了弟妹生辰,当真对不住。”

对于秦知宜的生日,谢晏只在合婚书上看过一眼,他向来记忆力好,只那一眼也就记住了日子。

算算时间,周夫人得诰命时的确也是那几日。

谢晏了解自家祖母,遇到这事一定会先顾着周家,如果提前说好了要给知宜做生日,把她留在席上自己来周家道贺,也是很可能发生的事。

既然周绍都跟她郑重道歉了,说明事情一定不是轻描淡写。

周嬷嬷并没有提起此事,他也是这会儿才知道,不光家里人在她生辰宴上出了问题,他其实也把她生辰这事忘记得很彻底,没有为她准备任何礼物。

如此说来,她这般抗拒自己,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知是不是入席后喝了酒的缘故,知宜感觉离开周家之后,谢晏不再是刚才的剑拔弩张,而是意外缓和了不少。

知宜觉得有些奇怪。

她昨晚没有履行夫妻义务的事大概打击了男人的自尊,所以他昨晚离开时明显生气了。

但谢晏到底是干大事的人,原文当中也曾经提到,即便在宫宴上被三皇子公然挑衅,宴席过后还能不带情绪的共同商讨皇帝留下的问题,应该不会因为这点小事一直有情绪,况且早上在老夫人那里也相对比较正常。

可刚才下了车子进周家后,谢晏明显脸色又不好,还被周绍点了出来。

虽然谢晏没说原因,但冲着他整顿个上午都没有看她,当她是一团空气这个表现,知宜就知道,这事八成跟她有关。

那这会儿突然改变了态度的原因又是什么?

真的只是如书中所说的那样,性格阴晴不定吗?

知宜想不明白。

谢晏回到前院书房中,看着桌上卫大人送来的珊瑚摆件,想起知宜房间显眼处的招财树摆件来。

正院房间里没有多出什么其他东西,唯一新添的就是这个摆件,可见知宜对它的重视……这难道是缺钱的意思?

谢晏让全茂唤了周嬷嬷来,吩咐她从私库给知宜再支两千银子。

周嬷嬷有些不明所以:“不知这银子支去是何用处?还请二爷明示。”

“她生辰时我不在,就当补偿了。”

谢晏顿了顿,又道,“你只管拿去就好,其他不必多说。”

周嬷嬷越发困惑起来。

都说二爷和夫人关系不好,也总不在正院留宿,怎么才回家的第二日又送这么大笔的银钱过去?

谢峥来父亲书房请教学问,刚巧听得这话。

当知他们在珍珑阁选摆件的时候,李维还担心,那个黄水晶的招财树俗气。

现在看来,父亲送的这生辰礼,明显比他还俗……

只是戏班之人有些误解了她想要简单听曲的本意,捡了一首最是清冷孤寂的哀婉曲子来唱,更兼入秋之后天气降温,倏尔一阵凉风刮过,吹得人身上泛起一阵冷意,也让这场原本就不热闹的宴席显得越发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