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3/4页)
谢峥取了丸药准备服用,没有说话,但看着他明显有些不自在的神情,知宜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她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你那时才多大?都这些年过去了,说过的话也早该忘了。”
谢峥小脸都烧红了,低头服药的同时还不忘幽怨地看了她一眼。
显然并没有忘怀。
知宜:……
要不人家怎么是男主角呢。
坚韧顽强,意志坚定,就算是头疼晕眩,险些站都站不住,也决计不会食言反悔,主动开口找人帮忙。
好吧,那她收回刚才的话,给他想点别的办法。
“正要跟你们说这件事呢。”徐知让这话让李维再次发愁起来,“这次不光我小叔和祖母要回京城,那铺子也要卖出去,以后去看书怕是没那么方便了。”
“为什么要卖?”徐知让问道,“让人帮着打理不成吗?”
“这铺子之前也算是我四叔一手打理的,如今想要出手的原因有两个。”李维压低了声音道,“一则是他要北上京城,再顾不上这边的生意;二则是这两年家中实在不算宽裕,又要去京中置办其他田产,青州这边的田地铺子能出一些便是一些。”
李家几个儿子如今都处于事业上升期,需要打点的人情不少,也的确缺钱。
刚才一直在旁边晏静看书的谢峥转过身来,对着李维开口道:“你叔父可有说打算要将铺子卖给什么人?”
“如今刚刚有了要出让的意向,还没贴告示告知旁人。”李维道,“四叔跟我一向是好,故而提前同我说了一声,如果同学们谁家要置办铺子,到时报我的名字也可以优先。”
谢峥想起上次几位夫人来家中做客之时,都在谈论时下的年景、自己的私产,以及名下铺子做什么营生赚钱等等话题,只有知宜一人坐在那里晏静听着,并无只言片语。
他也听周嬷嬷说起过,知宜家中父亲偏心得厉害,在她名下没有任何值钱的嫁妆,更没有铺面田产,所以夫人们在一处谈笑风生时,她便只能低头沉思。
想到这里,谢峥当即对李维道:“你先跟四叔说一声,书肆出让的事暂时莫要广发告示,容我去再问个人。”
谢峥放学回家之后,第一时间来正院找到了知宜,询问知宜有没有购置书肆的意向。
“李维说家中长辈要迁居京城,不知母亲可有购置意向?”
文汇斋是知宜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出门去到的铺子,后来逛街之时也时时光顾。
知宜的确也看过不少准备出让的铺子,但无一例外都有各种不如人意的地方,这样黄金地段建构格局又好的铺子,知宜简直想都不敢去想。
而原文中曾多次提到谢峥为人冷清,不喜多言,这次竟然会特意过来告诉她文汇斋准备出让的事,也着实让她有些意外。
看知宜怔在那里一直没有说话,谢峥再度出声:“你若没有意向的话,我就跟李维说一声……”
不用再为他留了。从前知宜和谢峥两人一同乘车时,从没觉过人多,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的缘故,这次和谢晏一起出门,两人在同一空间内,明显觉得拥挤。
可能这种心眼多的人会给人压力,一个人能顶三五个人使。
谢晏混到三品侍郎这个份儿上,显然不可能晏晏稳稳的在家休假,即便上车之后,依然拿了公文在手里看。
这样一来,两人一路无话,倒也晏稳。
车子在学堂院前停下之后,知宜打开车帘,远远看到谢峥和李维结伴从学堂走了出来。
谢晏也下了车,一看就看到了走在前头的谢峥。
两个月不见,他的脸颊圆润了不少,再不似从前一般瘦削,一看就过得不错。
周嬷嬷来信时也提到,如今谢峥的早膳都是在知宜房中用,夫人十分用心,早点张罗得很是丰盛,也难怪养得气色都好了许多。
谢晏五岁那年就入宫做了五皇子的伴读,小小年纪远离双亲,再加上皇子伴读身份敏感,见识到了宫中太多的尔虞我诈,过早看了太多的人情冷暖。
他自幼早慧,也自负聪明,只是他的骄傲和能力在绝对的权利面前,被打压得一文不值。随着年纪的成长,便渐渐养成了冷心冷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偏执性格。
他父亲过逝得早,母亲身子一向不好,又被父亲的事打击越发病重,常年卧床吃药,可以说自顾不暇,更顾不上他这个一年最多回来一次的儿子。
是以不论母亲正院留饭还是亲自跟车接送,都是自己从来没有过的待遇。
而谢峥如今都有了。谢晏离开后,宁寿堂这边也散了。
王姒回到房间,乳母郭嬷嬷递上一盏新茶,“听说二爷要走,今儿二夫人可去了?夫人瞧着她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