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4页)
果然那会儿还是不够无聊,这会儿日日宅在家中,什么都干不了,开始有了闲情逸致养花。
钟嬷嬷看着侍弄花草的知宜笑道,“夫人好兴致。”
上个月钟嬷嬷给各院丫头分冬衣料子时,额外关照了素月和绯月两个,正院这边实打实的得了实惠,知宜再看钟嬷嬷时,怎么都觉得亲切。
她也对着钟嬷嬷和气地笑笑:“我也不懂这些,不过是闲来打发时间罢了。祖母那边可是有什么新的吩咐?嬷嬷且坐下说吧,绯月,给嬷嬷上茶。”
钟嬷嬷应声坐了下来,开始交代自己此行的来意:“老夫人娘家陈大夫人来了府上,正在宁寿堂说话。老夫人让我来问二夫人一句,夫人的身子可是大好了?若是身上没什么不适,就去宁寿堂坐坐,陪老夫人和亲家夫人说说话。”
老夫人出身金陵陈氏,是实打实的官宦世家,家中几个侄儿都在朝中为官,这位陈大夫人就是老夫人的侄媳,时任四品徐州府知府的陈大老爷的夫人,也是老夫人娘家最重要的亲戚之一。
凭良心说,知宜觉得谢老夫人对她还算不错,没让她晨昏定省,跟前服侍,又给她令设了小厨房,也从未为难过她,所以知宜没有理由不给老夫人这个面子。
“刚好在屋子里闷得紧,想要出去走走。”知宜应道,“说起来,我来谢家这些日子,还没见过亲家夫人呢,正好一起去见见。”
知宜换好衣服后来到宁寿堂,一眼就看到厅上一个身着紫丁香色刻丝宝瓶纹褙子的夫人坐在老夫人跟前,同她说着话。
知宜上前见礼完毕,坐回王姒和谢琳琅之间的位置上。
陈夫人看着明眸皓齿的知宜,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艳:“你家二郎倒是好福气。”
秦氏旁的不说,就外貌一事而言,是相当能拿得出手的。
谢老夫人看着知宜笑了笑。
正在此时,春雨一脸喜色的走进来,走到谢老夫人跟前道:“二爷来信了。”
老夫人一听这话就高兴了起来,“这孩子月月都来信报平晏得,从不耽误,前后最多也就差个几日。”
“当真是说曹操曹操到。”陈大夫人道,“刚才老夫人还在夸着府上二郎呢,这就有京中来信寄到了。”
说话之间,春雨将信交到老夫人手上,老夫人打开匣子,见里面有两封信。
“还是和从前一样,一封给我,一封给峥哥儿的。”
在陈大夫人略显错愕的神情中,王姒开口发出了质疑:“二弟在成婚后就独自一人回了京城,竟连家信也不寄给弟妹一封么?”
不仅赵氏没想到,秦知宜的夫君和小姑也没想到。
恰恰正是因为秦知宜平时太老实,让人捉摸不定,只觉得她说话没过脑子,才噼里啪啦说这么一通话也不觉得羞。
书的价格只是珍贵体现的一个方面,这个时代的商业发达程度和后世无法相比,只有真正有渠道和人脉的读书人才能拿到这些书籍,如果她现在推辞说了不要,以后就可能真的淘不到了。
而她也的确很需要这些知识和案例。
知宜之前问过苏遥李修然和谢晏的关系,苏遥回答说他两个只是在同一个学院中读书过,又是同乡,所以认识。
言下之意并不算多熟悉,所以理论上李修然应该不会跟谢晏说这些事情。
李修然给了知宜书册之后,一直观察着她的反应。
他本来有些不太确定,知宜究竟是自己有了和离的想法还是偶尔来了兴趣想要看看,如今看她心中想要收下又一脸顾虑重重的样子,就知道她八成存了和离的心思。
他看她实在纠结得很,便好意给了她一个台阶下。
“那日看夫人对这些书感兴趣,便托人找了这些书回来,也费了一番功夫,不如夫人先收下吧。日后如果有亲友们用得到,也可拿去借阅。”
既然对方都说了“亲友”二字,知宜想着日后若有什么事,也可用“我有一个朋友的理由”搪塞过去,便也道谢后收了下来。
“先别急着道谢。”李修然宜笑,“我也还有一件事情要拜托夫人。”
“拜托我?”知宜有着疑惑,再想不到自己有什么能帮得上本地望族出身的李四公子。
“是。”李修然道,“夫人是诚心想买,我们李家和谢家素来又有交情,我给夫人一个底价,这两层的铺面,最低要价七千两。只是这铺子是我母亲的嫁妆,这些年也一直由我帮着打理……出让之后心中难免有些不舍。”
知宜等着他的下文:“所以……”
“所以我想保留两成的份额,夫人和谢家占八成,我们李家占二成,价格自然也还有再议的空间。”
从刚才的交流来看,李修然显然认为她是代表谢家来购置这铺子的,但是知宜知道,其实这件事跟谢家完全没关系,她今天坐在这里代表的只有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