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最重要的任务已经交给了专业人士,江济堂得准备下一个任务。但他不确定应该先做哪个任务,所以查看两个任务的详情。

全程系统都没有发出声音,虽然它的宿主当着他的面计划了‘夹带’。

从逻辑上说,准备一些计算工具,然后担心对面不会用,加一份说明书和质检报告是合情合理的,虽然这个质检报告未免有些‘复杂’。

“咦?时间是打乱的吗?”

归国金先生的任务在五十年代末期,而为阿旺准备嫁妆是在六十年代后期,为何金花一家准备存粮则在四十年代初期,他们一家即将经历最严酷的逃荒。

“是那种飞机炸弹在头顶上悬的逃荒,也是兵过如梳匪过如篦的逃荒,更是国破家亡四处战火燃烧的逃荒。”

为什么江济堂会知道这些事呢,因为他的其中一个先祖,就是这样逃荒到南方的,一家子就活下来一个,后来成了江家的童养媳。

她的故事在江家口口相传。

这位老祖宗一生经历过多次天灾,但后果最严重印象最深的就是四十年代那次,那是真正的十室九空。

为什么国人写的末日废土小说,条件再恶劣,都要想尽办法种地?岁大饥,人相食。这就是写在夏国人基因里的末日。

何况,这个特殊的年份,天灾、人祸、外族入侵……全赶上了。

“环境若不能变好,我给再多物质,对他们的帮助也是有限。”江济堂轻轻敲着桌面,“系统,我现在有多少积分?”

“264.7万。”系统报出数字。五星级的美食,一份就能收入10个积分,而他刚卖出去一万份,还有无时无刻不在消费的圆梦美食屋和两间分店,有这么多积分很正常。

“不错,够了。”他的眼睛眯起来,稍稍遮挡太亮的眼神。

“家人们,如果给你们24小时,让你带着巨大金手指回到194X年,你想做什么?”他在某热门论坛发布了有偿帖子,选取点赞数最高的三条,一人一个W。

“真的假的?一个W?看来我不得不贡献出我的三千字长评了!”金钱诱惑下,回复者踊跃。

但江济堂没有一直留在这个页面,他还有自己的事要做。

“840元购物金,加上84元礼物份额,一家四口的逃荒路。”

他快速转回任务内容:“历史上同时期的逃荒差不多经历了三个月,我就按三个月的需求算。”

要方便恶劣逃荒环境食用,也要能长久保存。还得考虑到这一家四口能不能护住这些存粮,一直到后期。

一个四十出头的寡母,一对年轻夫妇,还有一个三岁小姑娘,此外还有一辆独轮车,将会是未来逃生路上的重要载具。

看看这个人员配置都觉得绝望,好在老祖母没有裹脚,三个成年人的身体也算健硕,而且他们不是一家逃,而是跟着村子一起逃,相互还能照应一下。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何金花一家决定逃荒的季节是在深秋。

连着三年干旱,粮食本就不多,又遭遇苛捐杂税,他们活不下去了,才会选择逃荒。不过这个村子的人不像江济堂先祖那样往南逃,他们选择了西北方向。可以说,当时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往西走,他们先人的经验告诉他们,往西走能活。

往西北走的这一路虽然有降雪,但天气干冷,很适合粮食的保存。

“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人祸。”他叹息着。

其一是当地政府的隐瞒,大灾说成小灾,所以上面并不重视,还层层掠夺救灾粮。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灾民才选择逃荒。

其二是入侵者。当时东瀛人已经入侵灾区,担心影响侵占区的稳定,他们封锁了最重要的粮道——铁路,导致救灾粮根本无法运送,人员更难以流动。此外,他们发动的空袭也给灾民带来极大恐慌。

江济堂坐在车上,他刷着手机,查询粮食最便宜的国家:“我可以去联邦购物吗?使用时空通道不会产生任何的路费。”

联邦是农业大国,也是工业大国,他们的粮食按着期货价格走的,非常便宜。江济堂几天前才看过联邦交易所的小麦价格,就是九月份的。

不同的交易所价格不同,平均下来,冬小麦的价格是5.54刀蒲式耳。

蒲式耳是联邦的计算单位,1蒲式耳等于8加仑,也就是36.27升。如果是小麦,1蒲式耳等于60磅,也就是27.22公斤。

也就是说,40元可以购买到27.22公斤的小麦。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的价格还会起伏,但不会差距特别大。

江济堂是个行动派,他立刻去银行换了联邦货币,没过多久他就出现在联邦某个洲的某间平民超市附近。这里的人都是开着车过来购物,一买就是一个星期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