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他是叛徒?

自从病了一场,养母的白发与日渐增,看楚翊的目光也愈发柔和。或者说,不舍。生母依旧健朗活泼,风风火火地拿出一大包东西,说是新做的衣裳。

楚翊欣然抽出一件,放在身上比划,发现小得可怜:“给猫穿的?”

生母说,给你小姨子。

“小姨子?哦,星宝,我都忙糊涂了。”楚翊目光顿柔,把那些精致的小布袜套在手指,夸娘手巧。

而后,肃然说起正事。他入后宫,是想让母妃身边的太监,去跟其他太监打听:是谁提议,让皇上作一篇写秋景的骈文。

“皇上写得好吗?”生母好奇。

“怎么说呢,水平不如小五。”楚翊压低声音,“我猜,齐帝想在恒辰太子身上做文章。”

养母倒吸一口凉气:“会不会是巧合?”

“绝对不是。”楚翊目光凌厉,含着恨意。

“有何目的?”生母追问。

“为战事破局!”

养母忧心地问,接下来,对方会走哪一步棋?

“我不确定,静观其变。”楚翊把玩那些小衣裳,让自己心情好一些,以免影响理智。

生母剥着松子,把果仁往姐妹嘴里塞,满嘴乡土气地嘀咕:“齐国皇帝也是个人物,心眼子比你还多。你是八月的石榴,他是当铺里的算盘珠子。”

养母笑得直甩手帕。她出身书香门第,喜欢听这些俏皮话。

楚翊冷哼一声,不屑又不忿:“没一丝可比性。”

谁提议,谁通敌。楚翊静待答案。

中午,在光启殿用膳时,生母身边的太监来了。那人将他请到殿外,附在他耳边,悄悄说了一个人:“吴侍读。”

吴瑕,吴正英的孙子。还得知,自其入宫伴驾,便与皇帝形影不离。

楚翊怔了一下,给了那太监赏钱,一步步挪回大殿,坐在堆满文书的桌案后出神,浑身发冷。

怎会是他?吴大学士三代单传的独苗啊。想必,百姓怀念恒辰太子的说法,也是他灌输给皇帝的。

楚翊眼前闪过,那个面容清秀,却隐隐透着凉薄的书生。他想破脑袋也不明白,吴大学士清高一世,孙子为何通敌。

若真是此人,事情会非常棘手,加倍复杂。

楚翊拿起一份厚厚的公函,眼前被思虑填满,读不进一个字。他想写信和小五商讨,又怕对方分心。何况远水救不了近火,小五离都多时,不解内情。

最终,他还是落笔。

没说正在逼近的阴谋,而是叮嘱:无论发生何事,听到何种传闻,皆以战事为先。自己会尽全力,保证粮草不出岔子。

既然对手的终极目的,是扭转战局,那他就稳住阵脚。任尔花拳绣腿翻跟头,我自扎稳马步。

略做思索,楚翊召来制敕处的书办,威严而干脆地下达钧令:“升任东篱知县周存,为流岩知府,协理边军粮草。东篱县丞,暂代该县正职。原流岩知府,回都待命。拟好即发,六百里加急。”

周存,是玉川公主现在的名字。她才能出众,心思细腻,治下政通人和。她能毫无保留地献上战船构造图,楚翊也将心比心,在紧要关口全然信任于她。

而且,楚翊早就想革了流岩知府。此人在爆发瘟疫时,居然想让病患自尽,不仁不义的狗东西。

之后,他派人从户部衙门召来李青禾。

自抚恤伤残士卒的政策推至地方,户部需要核查的账目骤增。李青禾忙瘦了一圈,黝黑沧桑的脸庞像一把刀,愈发刚毅。

面对心腹,楚翊也不扯闲篇,开门见山:“李大人,我委任你为督粮钦差,即日赶赴西南,全权为叶将军筹办粮草。新任流岩知府,是你的熟人玉川公主,你请她全力配合。”

李青禾黑亮的眼珠转了转,低声问:“王爷,朝中出了什么事?”在各地推行新政的历练,令他多了机敏。

“没事。但我有预感,要有事了。”楚翊脸色冷峻,三言两语,讲了自己的推测,“皇上身边的吴侍读很可能通敌,从恒辰太子入手,离间我们叔侄,进而影响整个战局。”

李青禾轻吸一口气,难以置信。他没有说摄政王想得太多太深。楚翊所处的位置,必须如此。

“下官明白了。”李青禾郑重点头。

楚翊单手撑头倚在桌案,平淡地说出惊雷般的预言:“想影响战局,必过我这一关。我想,幕后之人会不择手段,把皇上当刀使,令我失权。眼下,我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他从案头翻出一张地图摊开,对神色凝重的李青禾勾了勾手。

“目下,有八万大军在围困叶霖所在的博观城。”楚翊在图上一点,修长的手指又移到东侧,“五万精锐,布防于齐军修筑的防线,将在宛延城择机而战。还有十几万预备队,在重云关一带受训操练。两处战线的粮仓,囤有七日军粮。每日人吃马嚼,耗费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