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我想读书(第2/3页)

这是黄重九跟他介绍昆指时提到的第一件事:操场边上的小树林,天晚了,没事就别去,有时候遇上点啥,很尴尬,打扫公共卫生的时候你就晓得了。

黄重九说的时候面色不好,显然是有故事。

方淮也不是什么偷窥癖,身上亦没有天降正义的细胞,自然对这开始天晚的操场没了兴趣,只是扫了一眼操场上的训练设施,就不再看。

不过,以前一直以为这么严格的大院高墙,就算偷摸谈个恋爱,也必然是柏拉图,革命军人洗裤头,子子孙孙顺水流。

没想到,有些事,也不绝对,子孙竟然还有别的去处。

比老子幸福啊。

内心一声长叹,方淮继续快步到了饭后众流所归的宿舍区,地方倒是好找,二大队的宿舍门口就有牌子,进了楼里,瞬间感觉到这里的人真的多,一楼看了一眼,一些开着门的房间,每间都是扎扎实实的十个人,光这一层,起码十四五个房间。

五层。

除开一些办公室,大几百号人啊。

五个大队。

昆指的人还真不少,这么看,学员少说也有三千多。

三个年级,一年差不多考进来一千多人。

32个总队。

这也看出了贵州总队的弱势,他前世考过几年学,总队普通生差不多前20名上军校,其中前7名上廊坊(本科),第8名调到海警学院,后面12人上昆指。

班长骨干,保送生,差不多总共10个昆指名额。

来昆指就22人,远远赶不上平均数。

方淮也算晓得了为啥一个大队,政治主官竟然是政委,这一个大队的人数,完全超过一个消防支队了,而且,全是干部。

拉住一个学员问了问,才直奔楼顶,找到了政委办公室。

政委不在。

旁边大队长的办公室,倒是门掩着,灯亮着,方淮立马敲门。

“报告!”

“进来。”

推开门,不像个办公室,像是寝室,有床,一个上校正在不算太大的桌前写东西。

“大队长,您好,我是来报道的。”

“报道?”

上校抬头,看了他一眼:“你是那个提干生?”

方淮立正道:“是!”

上校也没多问,欲拿桌上的对讲机,但想了想,又走到门口,底气十足地喊了一声:

“吴念东!”

走廊上立马有学员对着走廊的另一边尽头传声:“吴中队!蒋大叫你!”

那边一个房间里,匆忙跑来一个上尉。

“蒋大!”

上校对着上尉道:“你们中队的人来了,先带他去领一下东西,到学院报个到。”

一个大队大几百人,虽然方淮很特殊,但大队长似乎也没心思关注。

上尉吴队长看了看方淮,帮他提过了一个包。

“来吧,我们中队就在五楼。”

“是!”

方淮到了新单位,重新秉承谨慎态度,绝不废话。

但到了“中队部办公室”,里面坐着的,是个中校。

“刘教,九班那个请假的来了。”

吴队长一句话,又把方淮整迷了。

中队教导员,又是中校,常服资历章副团,中队长却是上尉正连。

不过,细细一想,找到了端倪。

学校正师级单位,对应总队级,下面如果设支队,那么管理干部就需要太多,也不方便集中管理。

所以只有大队,没有支队。

那么大队即是团级编制,政治主官,也就对应正团级,中队政治主官对应营级(或副团)。

但是听说中队长要带队出操,需要年轻干部,所以并没有提高级别,中队长连级,跟地方上一样。

总的来说,除了中队长,其他全部拔高了一整级。

“你叫什么名字?”中校刘教导员问道。

“报告!方淮!”

“怎么请了这么久的假?”

“报告!我们中队是刚刚获批的试点中队,我是负责人,事情比较多,所以领导让我把中队的事做好再来!……教导员,11月初,我可能还得请假回去。”

“哦……”教导员也是刚刚知道具体情况,有些恍然。

领导安排,电话是打到校长和校政委那一级的,他们只知道是领导批的假。

但教导员听到这个情况,还是皱着眉头怼了他一句:

“你这个情况,总要请假,就不要来了嘛,影响不好,参加结业考试就行了。”

方淮:……

他很想说一句:那我走?

“报告教导员,我想学习,只是任务太重了,陈局长亲自交代的任务,不敢不完成。”

他可不喜欢扮猪吃老虎,而是扯虎皮做大旗。

拉虎皮这一块,他也嘎嘎有底气。

要拉,就拉张最大的,一次把buff叠满了,免得以后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