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昏昏欲睡(第3/5页)

弄的一些人眉头微微一皱……

为什么要在这种时候添加滤镜?

把这种自然缥缈云深处,山间清流荡清烟的感觉表达出来不好吗?

真的有些多此一举。

可下一秒,他们就愣住了……

因为在这幅美景之中定格后,李雪剑扮演的张队长掐着腰,指着山楂树开口就是一句:

“这,就是咱们的那颗英雄有名的英雄树呢。”

这句话其实还好,可听到了张队长的话后,领队站在镜头的最中间,指着这颗山楂树,一张嘴,有股“味儿”就出来了:

“我知道这颗英雄树……同学们,这颗山楂树之所以被称为英雄树,是因为在那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年代,见证了无数英勇的先烈为了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英勇献身的!可歌可泣的场面!”

随着他那……几乎可以说是斗志昂扬的热切话语中,许多人下意识的开始翻各自的背包。

要开始纪录领队的话语。

而静秋虽然是最后才登上山头,但掏出本子的速度却是最快。

这时,张队长开口说道:

“鬼子在这颗树下啊……”

他话还没说完,领队再次开口:

“从第一位抗日英雄,被侵略者枪杀在这颗山楂树下,无数抗日战士在这棵树下前赴后继的在这里牺牲,他们的鲜血浇灌了这片土地……你们都知道,山楂树本来是开白花的吧?但这颗不同。因为被鲜血浇灌,最后它彻底就开红花了……”

领队在说,一群人在旁边记。

那模样……从天朝长大的这些人简直太熟了。

就跟小时候出门郊游,总要有个环节是要给你上上课的道理是一样的。

尤其是领队那种语气,以及周围人神态不一的那种专心致志的模样。

给这处本是自然造就的钟灵秀毓之中,把一股不属于这里的“匠气”,搭配那俗套的语气全都给冲散了。

而冲散了这股气氛后,孙有才发现……许鑫似乎并没有就此停手。

反倒是又来了一击如同补刀的画面。

话没说完就被打断的张队长张了张嘴……用一种见怪不怪,同样心照不宣的语气点点头,看着那山楂树,就像是第一天见到,在仔细观察一般的模样说道:

“是,都这么说呢……”

一股子玩味。

“……”

“……”

“……”

孙有才懂了为什么要添加滤镜的用意。

但……有个更大的疑问从心里冒出来了:

“许导用这段镜头在表达什么呢?”

年轻人对于那个没经历过的年代表达的困惑?

还是说……

他不解。

但不管怎么说吧,电影开场这短短几分钟,所有了解许鑫的人已经明白……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入围主竞赛单元,“艺术成分”绝对不低了。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从入驻了张队长的家,到和老三结识。

电影的整个前半段节奏,在国内和国外观众的心中开始逐渐出现了割裂感。

对于国内的人来讲,这段的节奏稍显平淡。

或者说……他们觉得更多的是许鑫在炫技。

让所有人看看“我是怎么调教刘一菲”的。

时而远景,时而近景。

时而特写,时而横拍……

把整个青龙村的风貌,山村那股原生态的美感全都突显了出来。

成为了“静秋”的点缀。

让大家看到了刘一菲是何等的适合这种戏路子。

可以说,她的一颦一笑,每一个举动,都可以美成一幅画的模样。

她会在百花从中和小孩玩耍,会在河边洗衣服,还能伏在书桌前书写,仿佛就像是那个夏天,你班级里那认真做题的班花……

美不胜收。

不少人心里都嘀咕……你们双唯为了推刘一菲上位还真是不择手段啊……

可对于外国人来讲呢。

却是十足的新鲜。

在他们的认知里,天朝电影总是和苦大仇深画上等号。

诚然,就连穆罕默德都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那座马可波罗心中的圣地,对于意大利人来讲就是一座还披着国家的外皮活跃在地球这座舞台的古老文明。

他们有着太多能书写的东西……

但问题是……你们天朝人既然过的都是那种苦哈哈的日子,你们是咋活过来的?

如果你们不是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为什么不能拍一些……不那么黑暗的东西?

我们看过了你们对封建时代婚姻制度的批判。

看过了你们国家一个男京剧演员在舞台上何等的风华绝代,可在台下又是何等的悲凉凄惨。

甚至还看过你们可以拍出来不亚于我们这边一样,去探讨两性……却同样能让人面红耳赤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