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争理(第3/5页)

在这股隐喻里,她和老三所做的事情,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逾越过程。要把大家内心那种道德叛逆的舒适感跟盖房子一样一点点的累积出来……我这个思路能理解么?”

阿美想了想,试探性的问道:

“也就是说,像是早恋那样。俩人在……白天,或者是某些场合的场景,必须要保持一种克制。但克制之中,就像是上课传纸条,放学一起回家的那段路,以及回家之后那充满了对对方思念的日记本?”

“啪!”

听到这话的瞬间,许鑫就拍了桌子:

“太对了。就是这种感觉。然后在无人时,俩人又会有那种不能别人看到的甜蜜。”

“……但要干净。”

“对!一颦一笑,一次对视,一次牵手,或者仅仅只是一起走了一段路……”

许鑫用力的点点头:

“就按照这个思路来。这故事……太苍白了,我需要这样一种情绪氛围的营造,把观众带入进去。”

他这解释的已经够清楚了。

三个编剧对视了一眼……

导演都这么说了,那还能咋办?

继续改呗?

不过还别说……

这切入角度还真的又奇怪又适合。

那个时代,可不就像是禁止早恋的学校么。

而静秋那为了留校而奋斗的目标以及家里的期望,不就像是父母期盼子女考上重点中学?

再然后……要是当父母的知道了寄予全家改变命运希望的女儿被个不知道哪里来的“差生”给弄跑了,那不炸锅才怪呢。

这么一想……

诶?

好像真是这么个道理……

虽然不清楚按照这个思路走的剧本,到最后会变成什么样……

但谁让人家是导演呢。

导演提供思路了,那就按照人家的要求走吧。

不过……

作为和张一谋合作最久的尹丽川,在思前想后之下,还是对张一谋问了句:

“张导,您说呢?”

“……”

张一谋从那种皱眉思考的情绪中脱离出来。

听到这话后,看了看许鑫,又看了看尹丽川……

“先按照这个思路来吧。”

“好的。”

见他都这么说了,尹丽川也就不再多言。

但也没走。

而是三个人就这么开始讨论起了原著里的一些细节,在加上许鑫的现场把关,聊了整整一下午,有了一个大概思路后,又在张一谋家吃了晚饭才拿着一堆带着想法的记事本离开的。

许鑫本来也打算走来着,可张一谋看了一眼几个人吃了饭后,就想要刷碗的保姆,对张沫和他招了招手:

“咱们上书房聊吧。”

……

张一谋家的书房同样很大。

占了整个二层。

显然,不管是他还是张沫包括客房之类的都留在了三楼。

而这个超大的书房里面,许鑫看到了不少“好东西”。

比如各种各样的电影胶片,奖项,甚至是和一些人的合照,以及各种资料文件、书籍等等。

甚至还有一些……不知道干嘛用的杂物。

还挺生活化的。

许鑫来这几次,基本都是在一楼大厅里待着。

这书房还真的是第一次进。

觉得还挺好奇的。

东看看西看看。

张一谋也不拦着,甚至他问什么东西,还会很详细的回答。

比如这幅画是谁送的,那一堆厚厚的资料是拍什么片子用的之类的。

一直到书房茶台的茶壶水烧开,许鑫才重新落座。

“这电影选角,静秋的形象,你想找个什么样的?”

许鑫一听这话就明白了。

于是反问道:

“您有什么思路?”

张一谋点点头,一边用夹子把准备给许鑫用的茶杯夹着,倒干净了温杯用的茶水,一边说道:

“你打算按照原著的形象来找人?”

“对。”

许鑫点点头:

“按照那种三里湾的形象来找……但我估计困难不小。我担心年纪太小的演员没这份演技和天生的媚感。又担心有这份演技的人上了岁数,哪怕靠化妆都弥补不了。”

他说完,又反问了一句:

“您的意思呢?”

其实,他对于角色的要求,在下午的时候已经说过了。

他才不信张导没听清。

而现在之所以这么问……直觉告诉自己,应该是张导心里同样有一个静秋的形象,并且和自己冲突了。

果不其然。

“我倒觉得找一个……更有天然质朴感的演员会更好。”

“比如说?”

他好奇张导的“意中人”是谁。

可对方却直接摇头:

“目前还没有。”

“……”

许鑫有些荒唐。

合着您老人家自己也拿捏不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