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辛苦了,再见(第4/5页)

西影厂有自己的队伍,在西安也有自己的摄影棚,畅通无阻。

也就是说不管三千万还是五千万,这部戏的演员片酬,厂里可以说是大开绿灯了。

否则按照以前那种四六开的来算,这电影还真请不到什么大咖。

而预算通过之后,就开始选景。

这部戏的内景全部都在摄影棚里搭建,唯一需要的外景选地也相当简单。

在横店就可以直接完成。

至于裘庄的外部建筑戏份,到时候会采用分别取景和CG制作。

一个静态图,花不了多少钱。

接着,许鑫就被要求提供内景搭建草稿。

而和他对接的布景师,叫做郭正义。

不算什么名人,手上的作品也不多。比较出名的……嗯,也就两部吧。

一部叫做《菊豆》,一部叫做《大红灯笼高高挂》。

嗯,就挺普通的。

普普通通的一个中年人。

平平凡凡。

当然了,这话不是许鑫说的,是齐雷说的。

西影厂,用一个连许鑫都感觉到荒诞的玩笑,向这个年轻人展开了他们的宝库大门。

当许鑫和这位从西安特别赶来燕京,看着他拿出了一份关于《风声》的布景草稿图后,只是琢磨了不到半个钟头,就已经开始和自己达到“精神与肉体”高度重合的大牛人开始探讨布景细节时……

人已经麻木了。

哦对,忘记说了。

同行的人,还有一个叫曹久平、一个叫纪健民。

一位是美术设计,一位是灯光。

大家当年都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

不仅仅是《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纪健民还负责过一个……不算特别出名的片子。

叫做《霸王别姬》……

而曹久平这个美术设计也拍过一个片子,不过不属于西影厂,而是“接私活”的,受某个不知名的导演邀请,拍了个片子,叫做《英雄》……

就普普通通。

这些“普通人”虽然在外面已经功成名就,可在厂里发出了召唤后,就真再次拿起了北凉刀……噫?北凉刀是什么……

可不管怎么说吧,许鑫却觉得自己像是站在椰子树下,遇到了一场大台风。

刚刚还琢磨老师到底有没有教过台风天不要站在椰子树下的时候……

思想还没跑偏,脑壳一疼,眼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妈的,离谱。

……

9月16号。

残奥会的圣火再次从鸟巢上空点燃。(注1)

开启了为期十天的奥运赛事。

而成功点燃圣火已经不太能给许鑫带来什么特别的感触了。

这么多人的努力……

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

9月27号。

残奥会顺利闭幕。

天朝体育代表团以89枚金牌、70枚银牌、52枚铜牌、211枚奖牌的成绩,位列奖牌榜、奖牌榜首位。

又是一个第一。

而这一天,导演组的所有人都聚集在了导播台上,亲眼见证了奥运圣火的再次熄灭。

全场的观众都在欢呼。

可是只有导播台上的人。

沉默,无言。

所有人在得到了直播信号已经关闭的通知后,瘫软在了椅子上。

包括许鑫也是如此。

2年多的时光……

在这最后的火光黯淡时,他们已经倾其所有,消耗的一干二净。

原本韦兰芳他们都已经商量好了,等奥运会结束,大家一定要好好的吃一顿,喝一顿,大肆庆祝一番。

可结束当晚,在奥林匹克选手基地的小食堂里,所有人面对这些慰劳,却显得有些“沉闷”。

大家都累了。

真的,太累了。

包括张一谋也是如此。

竟然一边喝酒,一边开始打起了哈欠。

所有人的精气神都没了,这顿饭从原本的狂欢,变成了温馨的聚会。

不过这也不算完。

在奥运会创意组的人们在食堂里“躺平”的时候,大领导那边已经发来了好消息。

9月30号。

国宴厅。

为奥运庆功!

听到这个消息时,许鑫靠着餐椅,拿着酒杯,不自觉的在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

“这也算犒赏三军了把?”

……

这场盛会的结束,同样昭示着从2006年3月份就开始征集的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导演组的解散。

所有大家留下来的资料一律封存,奥运会的所有特权全部终止。

包括许鑫的不限号车牌什么的。

在国庆之前,所有人要撤走自己留在会议中心、奥体、鸟巢等地一系列的个人物品,然后把这份能在天朝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资料全部封存归档,作为宝贵经验,留给后人。

许鑫在这边其实没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