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前面教拍戏,后面教做人(第3/5页)

“这是粗剪版本……就还不是最终版……也没啥特效之类的……您主要看看故事……”

“……哈。”

40天不见,似乎胖了一些的张一谋忍不住笑出了声:

“怎么?怕我批评你?”

说完,看着许鑫那尴尬的模样,他笑着摇摇头:

“放吧,没事。”

“……嗯。”

许鑫按下了播放键,接着画面直接出现了淡江音乐中学的画面。

以及很含糊的声音。

他赶紧调整了一下声音大小。

可音量增加后,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种杂音。

很正常,毕竟收音还没经过后期处理。

要是普通观众,或许会对于这种片子的观感不会太好……因为显得太粗制滥造了一些。

但张一谋作为从业人员,对于这种粗剪片子的检查……没有五十也有三十部了。所以并不觉的有什么,只是翘着腿,坐在椅子上,皱着眉盯着屏幕里的声音:

“你是主修钢琴对吧?”

“对呀。”

“为什么会想要转来我们学校?你们学校不好吗?”

男女的对话声在杂音中响起。

而张一谋一边盯着那缓缓移动的远景画面,一边问道;

“这声音……是杨蜜?”

“对。特意练了一下闽南语的腔调……您觉得怎么样?”

“还行。”

点点头表示认可后,他看着电影里出现的绘画的学生正在给画面里的淡江音乐中学油画上色,以及恰到好处的切换远景,再油画,再远景的镜头,微微点点头。

甚至眼里还带上了一丝惊讶。

很不错。

通过实拍镜头与油画特写,来补全这座校园的那种浓厚的艺术气息……

“嗯,不错。”

这里也没外人,所以张一谋也没吝惜自己的赞美。

光是开场这个镜头,他已经给许鑫打上了合格……或者说优秀的分数。

但也不能太夸。

万一飘了呢。

而许鑫听到这话后,心里就算有了谱。

长舒了一口气。

画面继续转动。

因为杂音以及粗剪的缘故,注定有许多画面还没用得上。

但77分钟之后,张一谋的目光里还是带上了淡淡的惊讶。

看着半黑不黑的光线中,许鑫那有些忐忑的表情,他想了想,问道:

“摄影师是谁?”

“李平东。”

“李平东……”

在脑海里搜索了一下这个名字,张一谋似乎想起来了他是谁,不自觉的点点头:

“风格很不错。”

许鑫心里顿时踏实了一些,但还是忍不住问道:

“那故事性呢?您看出来了什么没?有没有觉得突兀的地方?”

“故事性也还不错。”

张一谋应了一声,接着又回忆了一边整个故事的大概后,继续说道:

“至少,故事讲明白了。不过因为是粗剪,你应该还有很多暗示路小雨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的镜头没加进去,对吧?”

“……嗯。”

“但有一点已经暗示的很明显了,就是每一场内景戏,路小雨旁边都会有一盏台灯。那种很老旧的台灯,一开始还以为你是随便摆拍的,但后来发现不是,每一次她身边的背景总会有些旧时代的东西,这个暗示很有意思。而就拍摄而言,这个李平东的摄影风格很适合这部片子……是他自己自作主张还是你给的思路?”

“我自己来的。”

“……嗯。”

中年人眼里的满意之色更浓了一些。

嘴角也不自觉的露出了轻松的笑意:

“很不错……配乐、后期好好花些心思,是个很好的故事。乍一看很平,但实际上仔细琢磨下来,你在这片子里隐藏了很多东西……但目前是看不出来的。因为漏了许多镜头……但该有的你想表达的东西都能看得到……色彩运用的话……其实你没必要刻意去模仿我。

比如你那个在那个有风力发电的那段路上。没必要搞的那么突兀的他往上冲的时候是自然光,但下来的时候就用了青光滤镜……没必要。你可以转换的更自然一些。比如给一些天气的暗示。他上坡的时候艳阳高照,但下坡的时候,天空之中灰蒙蒙的一层……这种比很突兀的青光滤镜要更自然一些……这里我建议你改一改。”

张一谋也没有光夸,而是逐渐开始和他说电影里一些不太自然的画面的问题。

这部戏,他看的出来,虽然这小子是在寻找自己的风格。

但实际上某些画面,还是延续了自己教他的技法。

不过……或许是因为第一次用、第一次拍的原因,某些地方还稍显生涩。

那就改一改。

补拍几个镜头就是了。

内景是没什么问题,主要的一些瑕疵还是在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