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端起这碗饭(第4/5页)

“……”

“……”

“……”

在人群的沉默中,郭德刚下意识的举起了麦克风要把这话题岔过去。

可他还开口。

杨蜜的声音响起:

“你问的是两个问题吧?”

女孩的脸上并没有什么结巴、惊慌的味道。

甚至显得很礼貌。

这下,郭德刚也不能开口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身上,就见女孩反问完了这个问题,先是微微点头礼貌致意,接着才继续说道:

“谢谢你的提问。不过与其说是抱有歉意,我对李漫更多抱着的是一种不辜负她的信念。虽然因为一些原因,这个角色到了我这里。但毕竟原定的是她,而到了我这,首先我觉得作为电影从业人员,我们对待每一个角色都抱着敬意与热爱。特别是饰演蒋婵……或者说《雷雨》之中的原型“四凤”这个悲情角色,我从她那得到的,就是这种不辜负她的信念。

甚至,还要怀抱对《雷雨》这个剧本的敬意。不辜负她,也不辜负四凤这个角色。诠释好“蒋婵”这个角色,也把握住四凤这个角色的悲情内核。所以,你的问题,我给出的回答是,我想对李漫说:我尽了我百分之百的努力,来诠释好了我们的角色。希望,我没有辜负导演组、“她”,对我的信任。”

她在“她”这个字时,特别强调了重音。

但却不点明自己到底是在说蒋婵呢,还是四凤呢,还是李漫。

你们自己想吧。

一番话出来,别说记者了,连张一谋他们都有些惊讶。

一来是惊讶这姑娘的话术水平……

别人特意教过?

才能这么对答如流?

还是什么?

连郭德刚也心说……这姑娘……

够可以的啊。

每一句话都在提李漫,可偏偏所有人都知道她说的不是李漫。

而是剧本中的角色、以及自己的努力。

但你还挑不出任何毛病。

于是,郭德刚适时的应了一声:

“你瞅瞅,到底是咱们北影出来的专业人才,艺术造脂真深~”

他还特别玩了个“造诣”与“造脂”的文字包袱。

接着才说道:

“好,谢谢这位记者,下一位……”

“你好,我想问一下杨蜜小姐,外界都称呼你为‘谋女郎’,请问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么?并且大家现在都在关注你,对你的生活有什么改变么?下一步你有什么计划么?”

又是一个很刁钻的问题。

不过这下其他人的心倒是安定了不少。

这姑娘不怯场。

而且也聪明。

没问题吧……应该。

而杨蜜在礼貌的听完了这个问题后,却再次反问:

“请问您是哪一家媒体呢?”

“……?”

记者一愣,就见女孩露出了礼貌而善解人意的笑容:

“因为刚才你忘记说了你是哪一家媒体杂志……我觉得你还是说一下比较好。不然回去可能会挨骂……”

“……”

“……”

“……”

“嘿,看我们姑娘多体贴啊!后面的人问问题注意点啊,要是再这么一连串几个问题问在一起,刁难人,保安,你就把人给我叉出去~”

“哈哈哈哈~”

郭德刚的话与女孩相得益彰,引起了阵阵哄笑。

而那个记者也赶紧点点头:

“不好意思,我是南方周报的记者。”

“嗯。”

杨蜜点头表示自己知晓了之后,不紧不慢的说道:

“谋女郎这个词,对我而言是一种跨越了我本身能力的一种夸赞。因为,在我前面,不管是龚丽老师,张子怡老师她们,无论是在专业水平上,还是业务能力上,都要远超于我。所以我的第一感觉是惶恐。很感谢张导……”

她特意双手托向了张一谋那边:

“能给予我这个机会,而就像是我刚才说的那样。我感激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自我鞭策。著名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所著的《亨利四世》戏剧中有一句谚语,叫做:uneasy lies the head that wears a crown……”

这几个月来,因为话剧表演而开始恶补的英文在这一刻开始发挥了作用。

听的许多人一愣……

可女孩依旧在用一种不紧不慢的语速

“这句话的意思翻译过来是如果想戴着这顶王冠,就必须承受它的重量。我觉得谋女郎对我而言,就是一座张导、龚丽姐、张子怡老师、董婕老师怹们通过自己的演技与艺术水平铸造的王冠。身为一个演员,我想戴上。但它更是一种鞭策我前进,崔使我能完全承受住它的重量的原动力。所以,我不觉得我能媲美前面那几位老师,但我会努力,努力对得起它的含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