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逆、逆子!”崇文帝拍案而起, 手指着太子怒声叱骂道。

“父皇息怒!太子并非是有意之举,您莫要同他一般见识,此番去泰山行封禅大典, 务必要保重龙体呐!”三皇子唯恐天下不乱, 偏挑在这个时候火上浇油。

众人见状, 都不敢再吭声了, 一个个缩着肩膀低着头立在殿前, 战战兢兢地承受着与自己无关的圣怒。

太子显然没想到父皇能当着众臣的面儿, 如此折辱于他,他冷冷地睨了一眼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三皇子,弯腰捡起被丢在自己身上的一摞奏章,墨发散乱地垂在鬓边,他丝毫不在意, 将奏章递还给身旁哆哆嗦嗦的内侍后,当即便拂袖而去, 连一向做得最为周全的礼数也抛掷一边。

崇文帝兴许也有些后悔, 他猛地跌回到在龙椅上, 手捂着胸口, 剧烈地喘息着,眼见着额前就已经漫上一层薄汗,连搭在龙案上的手都发起抖来。

“宣太医,快宣太医!”李公公见势不好, 赶忙唤内侍去太医院。

“不...”崇文帝苍白的唇瓣微微翕动,“让国师、国师来...”

谢见君听得一怔,他尚且能看得出来崇文帝目前的身体状态有多差劲, 有病不寻太医前来搭脉诊治,偏找个不知道什么来历的江湖道士作甚?

但李公公只是略微一顿, 他在崇文帝身边服侍数十年,最是了解这位圣上的心思,遂小心翼翼地扶崇文帝回后殿时,还不忘请国师跟随。

谁也没想到年假后的第一个早朝竟是这般不欢而散,草草收场。

谢见君后知后觉,西戎求和的事儿没说,互市通商没信儿,打破往年常规,让众臣赶在开工第一日跑来上朝,居然是为了封禅大典,连五州赈灾都不过顺带一提,抛砖引玉。

“哎呦,可吓死我了!”出了太和殿,宋沅礼小步凑上前来。他回京做官儿近半年,头次见这阵仗,刚才崇文帝往太子身上扔东西时,他躲在后面大气儿都不敢出。

谢见君听着他的抱怨心不在焉,“陛下如今对这位国师已经依赖到这种程度了?”

“你才知道?”宋沅礼惊诧,他下意识地往四周看了一眼,没见到有外人在,才压低声音道:“我听闻,圣上年事已高,这两年愈发觉得自己力不从心,每日需服食国师进奉的丹药,那三皇子..”

他说到这儿,顿了顿声,更加变得谨慎起来,“三皇子为博圣上喜好,去年上半年进贡了几个异族美人,一个个青眉碧眸,身段妖娆,把圣上迷得神魂颠倒,几乎无心朝政,私底下还喝...还喝鹿血酒助兴呢。”

谢见君侧目瞧他,神色一言难尽,“你不是每日都在户部上工吗?从哪儿打听来的这些传闻?”

“你当谁都像你一样,整日就知道闷头处理那点政务,两耳不闻天下事儿?”宋沅礼撇嘴,语气里嫌弃得很。

他似是想起什么来,忽而话锋一转,“不过,你说的圣上依赖国师,倒真是不作假,早知帝王薄情多疑,但有了国师之后,更是变本加厉了,你还没回京之前,圣上就曾因着国师的一句在我看过是戏言的话,便罢黜了两位阴月生辰的官员呢。”

“兴许以儆效尤吧...”谢见君淡淡说道,他记得那会儿季宴礼来信提到,国师上位时,曾有不少的朝臣跳出来反对,更有言官死谏,说自己要撞死在殿前的红柱上以表忠心,但即便如此,也没能拦住。

圣上久病,在床榻上躺了数月,为此,太医院前前后后革职了好几个太医,偏来了一位江湖道士,短短医治几日,崇文帝便能下榻,又调养了半个月,崇文帝脸色已然恢复如常,这让他如何不拿这江湖道士更要紧?

况且,连自己亲儿子的忠劝都置若罔闻,几个言官的性命又算得了什么?他可是为了劳民伤财的封禅大典,枉顾五州数以万计的灾民呢。

一想到这,谢见君心里沉甸甸得怪不是个滋味,回忆起崇文帝方才发怒时,面色浮肿青白,隐隐有死气之色,他觉得,非挑在这个时候去泰山,着实有些奇怪。

“谁知道呢?”宋沅礼还沉浸在刚才的话茬里,他耸了耸肩,“我不过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听着,有青哥儿和长睿在,纵然给我一百个胆儿,我也不敢乱站队瞎搞,那可是拿着自个儿九族的族谱在阎王爷跟前晃来晃去呢...”

谢见君笑了笑,“你如今这样,就挺好的。”

————

五州赈灾的事宜耽误不得,在膳堂用过午膳后,谢见君又请旨面圣。原是这活儿应该户部尚书方旬来做,奈何这老头临近年关时便请了病假,直至年后开印也没来点卯,听说是染了风寒,卧病不起呢。

谢见君执赈灾名录在尚书房外等了片刻,李公公引着两位衣着华丽的女子,先后从尚书房出来,瞧那二人模样,应就是沅礼所言,三皇子贡献给崇文帝的异域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