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第3/4页)

走出老远,谢见君见小夫郎怔怔地直出神,连祈安唤他都不曾应答,便关切道:“师母这是同你说什么了,从尚书府出来就魂不守舍的....”

“别提了。”云胡仰面靠在马车四壁上,叹了口气,“说满崽的婚事儿呢,还说子彧和满崽青梅竹马,又品性相投,让我回头问问你,若是合适,早早给俩人定下呢。”

“那你怎么回她的?”谢见君好奇。

“我哪里敢说话,怕言行有失,得罪了人自个儿还不知道,连大气都不敢喘,只闷头应着,幸好你来得及时,否则师母怕是都要给算日子了。”云胡没好气道。在满崽的婚事儿上,他和谢见君统一战线,子彧是好,浑身挑不出半点毛病来,可倘若满崽不喜,他二人定然不会为了些旁的强迫他嫁过去。

谢见君瞧着他一副如临大敌的紧张模样,不由得失笑。

笑声传到云胡耳中就变了味儿,“你还笑,我都为难死了。”他上手拧了把谢见君腰间的软肉,“下回,师母再问起来,你自己回了她去。”

“好好好,往我身上推便是。”谢见君温温和和地哄他道,“满崽那个性子,只依自己的意愿来,别人是强迫不了的,由着他去吧。”

————

等到彻底将府内家当安置好,又是几日过去了。

九月初十,谢见君着朝服入宫述职。

起早上京城中就下起了雨,等到了宫门口,雨势渐大。

马车进不得宫内,谢见君只好下地步行,好在城门口有专程迎他的宦官,见他掀开车帷一角,便极有眼力尖儿的上前撑伞。

临入宫门前,他见挂着季府牌子的马车也等在此处,想来季宴礼应也是受了召见,指不定二人还能碰个面,来上京已有七八日了,他们三人还没聚过呢。

抱着这样的念头,他由宦官引着入宫时,还禁不住四下观望了几眼。

这一观望不打紧,还真让他寻着人,只是寻着的不是时候。

疾风骤雨中,季宴礼只身跪在殿前,雨水濡湿了他的朝服,湿津津地贴在身上,打老远望去有些狼狈,然他肩背挺直,身子不见半分佝偻,隔着茫茫雨雾,谢见君都能瞧见他那一身不堪折腰的傲骨。

“侍郎大人,您别瞧了,是季大人说错了话,圣上命他在这儿自省呢,您还是快些走吧,圣上还在殿中等着您呢。”宦官在一旁小声提醒道。

谢见君猛地回神,擦着季宴礼身侧而过,自始至终,二人眸光没有任何交集。

待入了内殿,他被迎面而来的风吹得身子一抖,分明暑气未散,殿中冷嗖嗖的凉意却直往骨头缝里钻,“微臣拜见圣上”。

“起来吧。”崇文帝的声音阴恻恻地从头顶上传来。

谢见君做了个礼后才缓缓起身,等了好半天没听着动静,他悄默声地抬眸。

不过三年光景,身居皇位的崇文帝就老了许多,两鬓都已见了白发,眼底的皱纹深如沟壑,当初那双令人生畏的眼眸,如今浑浊黯然,再不见赫赫威仪,岁月催人老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说是述职,但崇文帝肉眼可见地心绪不佳,只简单地过问了两句,便显疲态。

谢见君满心惦记着还淋雨的季宴礼,又苦于无法开口,正发愁时,崇文帝忽而开口,“谢卿,你可知,朕缘何让季宴礼跪在殿外?”

“微臣不知。”谢见君恭谨回话。

“他说兵部侍郎贪赃枉法数十万银两,但经实察不过三万两白银,且是兵部主事所为,与那侍郎毫无干系,朕要结案,他不准,便跑来殿前闹着要朕严查,但凡事儿都得讲究个证据,朕没答应他,他就说朕放纵贪墨之人祸乱朝纲,如此大逆不道之话,你说朕该不该罚他,嗯?”崇文帝眼皮微抬,似是在征询他的意见。

但谢见君只觉浑身发凉,他下意识地抿紧下唇,须臾才斟酌着开口道:“季大人虽一心为民为国,但性情直率,

严气正性,冒犯了陛下,的确、的确该罚。”

崇文帝冷哼一声,“你倒是挺会替他说话。”

“微臣不敢。”谢见君屈膝。

“他若能有你几分识相,也不至于敢顶撞朕,什么性情直率,严气正性,朕看他就是胆大包天...咳咳...”崇文帝忽而剧烈地咳嗽起来,身旁的李公公赶忙奉上一盏凉茶,抚了抚他的后心,“圣上保重龙体,切勿动怒!”

好半天,他止了咳意,“罢了,谢见君,你去劝劝他,若他执迷不悟,这身朝服就不必穿了,朕看他那个弟弟,也不用考功名了,省得兄弟二人一道儿在跟前气朕!”

谢见君领了命令,当即便出了大殿,接过宦官递过来的油纸伞,三步并做两步走到季宴礼跟前,将伞面倾斜于他。

头顶砸下的雨珠骤然停了,季宴礼抬眸,他脸上身上都是雨,额发更是一缕一缕地往下滴着水,见来者是谢见君,他一把将其推开,“赶紧走,别多管闲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