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谢见君先将云胡送回了甘盈斋, 才跟着乔嘉年去府衙。

上京来的贵客已经被安排进寅宾馆歇脚,他到时,宋岩刚送完一盏热茶出来。

“大人, 是传书使。”宋岩压低声音道。

谢见君轻点了点头, 推门而入, 见来者一袭红衣, 头冠赤色稠巾, 果真是来送公函的传书使。

“恭喜大人, 贺喜大人。”那人听着动静,赶忙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做了个礼后,便拱手奉承起来。

谢见君心里忽而咯噔一下,正当想问问这喜从何处来时, 公函已经被呈到面前,他展开来扫了一眼, 开篇惯常是些赞颂功绩的官话, 洋洋洒洒地铺满了整张纸, 他难得心急了些, 直接翻到最后,这才瞧见行云流水的一行字,

“甘州知府谢见君,秉公任直, 材优干济,今迁任户部侍郎一职,于同年九月初十莅任。”

户部侍郎...他默默地嘀咕了一句, 任期未至,自己不光升了一阶, 竟然还要被调回上京,倒真是让宋沅礼给盼着了。

但传书使见他愣住,权当他是因为升官高兴坏了,打勤献趣着说了两句恭维的话,“下官数年前来这儿时,甘州还是不毛之地,贫瘠之乡,如今瞧着有了几分繁盛之景,可见都是咱们小谢大人宵衣旰食,克尽厥职的功劳,圣上若能亲临此地,定然会夸赞您有鹤鸣九皋之贤能。”

谢见君酸得直牙疼,但还是扯着笑推脱道,“大人过誉,本官在其位谋其职,是百姓们勤恳耐劳,朴厚忠良,方成就今日清平安定的盛景。”

二人你来我往地客套了一番,那传书使以诏书已送到,要即刻返京为由,当下告辞离开。

谢见君送他出门,借着送甘州特产的由头,将让陆正明提早准备好的红封,一并塞进马车里。

既是传诏,又是升迁这等喜事,便不得让人空手而归,这是在上京三年,师文宣特地教导给他的为官之道。

那传书使本以为自个儿白跑一趟,不成想还能得一红封,握在手中颠了颠分量后,挂在脸颊上谄媚的笑不由得真诚了些许。

————

人一走,谢见君扯了扯嘴角,一直维持着假笑,这嘴角都要抽筋了。

他撩了撩衣摆,正要回府衙,乔嘉年不知打哪儿蹦出来,凑到他身旁低语道:“老大,你是不是要离开甘州了?”

谢见君闻声,侧目睨了他一眼,“你现在都敢躲在门口偷听了?”

乔嘉年难为情地摸了摸鼻子,“没偷听,宋岩哥把我拎走了,我就是...”他顿了顿声,“我就是见上次传书使来了之后,这才不到一个月,宋知县就被调去上京主事了,我想你,我想你...”

他突然说不出话来了,似是有什么东西梗在喉间,连吞咽都变得费劲起来。

谢见君也没打算瞒着,遂干脆利落地告知了实情。

“哦..”乔嘉年听完,闷闷地应了一声,他像是被雨淋湿绒毛的小狗,耷拉着耳朵,一面念叨着“上京好,上京比甘州强多了....”,一面焉儿巴巴地往府衙走,那单薄的背影瞧着别提有多可怜了。

谢见君好像也受了浸染一般,心绪总赶不及当年得知外任甘州知府时那么的轻松自在。

他干坐在屋中,愣了大半下午的神儿,一直呆到薄雾冥冥,李大河来报时,说是该接大福散学了。

想起晨时同小学童拉了钩许了承诺,他不负使命地捞起尚且还在咿呀学语的祈安,挨家挨户地买齐了小学童钦点的零嘴,末了,赶在散学前,早早地等在了文诚书院的院门口。

散学的钟声一响,孩子们穿着统一的青衿,背着各式小书袋陆陆续续地从书院中出来。

谢见君只站了一盏茶功夫,便等到了自家小学童。

“哥..哥..”祈安个头不大,眼力倒是极好的,大福刚冒了个头,他便在阿爹怀中扑腾起来,还单字单字地往外蹦,引来了一众学子的瞩目。

“快看,我就说了!我阿爹一定会来的,我阿爹是世上最好的阿爹,他答应我的事儿从不会食言!”大福一脸得意地同身边刚结交的小伙伴炫耀道。

谢见君听见动静,拿起祈安藕节般的白胖胳膊,朝着几人方向挥了挥手,意料之中,大福马不停蹄地小跑过来,许是跑得有些急,他额前噙满了亮盈盈的汗珠,临到了跟前,手往衣衫上用力地蹭了两下,“阿爹,我想抱祈安。”

“小心些。”谢见君将咿咿呀呀向大福张开手的小崽子,轻手轻脚地托给他,“大福,阿爹给你带的零嘴,要给小伙伴分一些吗?”

大福回眸望了一眼,几个与他差不多年纪的孩子正拘谨地搓着手站在身后,不敢凑上前来,他微微颔首,“阿爹,他们是我的朋友,可以分。”

得了应许,谢见君从油纸包中挑了几块刚炸出来的香津津的鱼酢,挨个给他们分了分,孩子们学着大福的模样,沾满汗的掌心在衣裳上蹭干净才敢伸手接过来,还不忘有礼数地道声谢谢,才小心翼翼地收好。他们都是贫寒人家的孩子,一年带头沾不了几回肉沫性子,有好吃的东西,自然是带回去同家里人一道儿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