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户部主事, 正六品...”谢见君轻呷了口茶,不紧不慢地说道。

“等等...”宋沅礼骤然抬眸,“这不对劲...我不过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知县罢了, 怎会一跃成了京官?”

“如何不能?”谢见君反问, “这三年来你任职常德县知县的功劳有目共睹, 任谁都挑不出错处来。”, 话虽这般说, 但实则是他原想给宋家讨个皇赏, 以便于青哥儿之后行商,故而年末时,他特地将宋沅礼以及宋家数年来所行的善事,一并上报给了京中,哪知封赏的荫德落在了宋沅礼身上。

“我、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常德县。”宋沅礼神色恍惚。自打收到这封调任书, 他便一直没有缓过神来,到这会儿只觉得手里这东西, 实在是烫手得很, “眼见着百姓们日子一天好过一天, 我还有很多事儿想做呢, 这、这就把我调走了?”

“想做的事,在何处不能做?回了上京,岂不是更有施展的余地?”谢见君劝道,见他照旧还是一副失魂模样, 上前轻弹了一下他的额前,有些无奈,“我若是你, 现在就该赶紧回去跟青哥儿商量商量,最晚月底, 你就要动身了。”

宋沅礼闻之,讷讷地点了点头,转身往府衙外走。

走出两步,他骤然回眸,“不对,你的调任书?你不回去吗?”

谢见君无辜摊手,“我任期未至,回哪门子上京?”

“宴礼不是在吏部任职吗?还有你那位贵人,如何不把你调回去?我那些个功绩算什么?自从你上任甘州知府,这甘州从原来的一潭死水到如今的蓬勃昌盛,可都是你呕心沥血的成果,你最应该..”宋沅礼哽住,心里愈发不得劲。

“没有应该,回与不回都是皇命。”谢见君推着他往门外走,“这旁的知县挤破了脑袋想要做京官,放到你那儿,偏还踌躇起来了,这可不是你的性子....”

宋沅礼支支吾吾地还想再说点什么,被押着上了马车,撩开车帷时,谢见君已不见了人影儿,满腹心事都堵在胸口,他缓缓吐了口浊气,这、这算是哪门子的事儿?!

————

将人送走,谢见君理了理衣摆,径直穿过府衙入了后院。

满崽盘腿坐在廊下青石阶上发愣,不晓得在想些什么。

谢见君俯身坐在他旁边,“我听云胡说,你最近一直不高兴,是有什么心事儿吗?跟阿兄说说?”

“阿兄..”满崽侧目瞧他,“我们也会像沅礼兄长一般回上京吗?”

谢见君被问得一怔,心道今个儿这是怎么了,如何一个两个都跑来问他这个问题,今早出门前,连云胡都状似有意无意地试探他的口风。

他捏了捏满崽的后颈,“是不是甘州呆的烦闷了,想回上京玩?还是因为旁的?”

他问得隐晦,没有提季子彧的名字,就见小少年双手捧着脸颊,当真是认认真真地思考了片刻后,正经回道:“子彧回上京之后,我这心里,总觉得好像空了一块似的,偏又说不上来是何感觉,闷闷得还挺难受.....之前他在那会儿,虽说不能依着自个儿的性子寻他,但只要有闲空,他总在跟前,似是我招招手便会出现...”

说这话时,满崽下意识地摩挲着挂在脖颈间的木哨,季子彧走后,他一直没摘下来,现下更是养成了一琢磨事儿就忍不住盘两下的习惯。

“阿兄,我想不明白。”他半个身子都歪了过来,倚在谢见君肩头上,低声地呢喃着。

谢见君从他手中的木哨上敛回眸光,“想不明白便是还没到想明白的时候。”

“好吧..”满崽软软地应了一声,也不晓得听没听得进去。

二人坐在廊下,静默了片刻,小少年猛地坐直身子,“我知道了,阿兄!八成是我近些时日太闲了,从明日起我还去甘盈斋点卯吧,没准忙起来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他说的煞有介事,起身就要回屋,被谢见君叫住,“满崽,这人活一世,图的就是随心所至,顺其自然,别给自己徒增烦恼。”

满崽听完,怔怔地思忖片刻,道:“我忘了给子彧回信了,阿兄,我回卧房写信去了。”

“去吧。”谢见君颔首,目送他日渐挺拔的身形消失在长廊下。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儿了?”云胡一早就看见俩人坐在院子里,嘀嘀咕咕地不知在说什么,担心是有要紧事儿,愣是等到满崽走了才过来问。

谢见君长臂一捞,将他一把带进怀里,“无碍,只不过是小豆苗要发芽了而已。”

“什么小豆苗?发芽?什么发芽?”云胡听得一知半解,然没等他问清楚,就被拽着往门外走,“去哪儿?”

“出门散步。”

————

三日后,是医塾和文诚书院的报考日。

一大早,府衙门前便乌泱泱地堆满了人,府役们不得不在外拉起了绳子,用来维持排队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