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2/3页)

王喜将抹布往桌上一丢,接过李盛源递来的银钱就小跑着去找司市。

司市瞧着他是生面孔,还多问了两句,无非就是打何处来,做什么买卖诸如此类的常见问题,他一一作答,末了临走时,还工工整整地给做了个礼,云胡嘱咐过的,出门在外,得对人客气些。

果不然司市脸色见好,还耐着性子给他指点了一二。

王喜愈发恭敬,就差给人叩首了。

交完了银钱回来,摊子也搭的差不离,将将把写着“甘盈斋”的招牌布幡竖起来,就有人瞧着稀奇往跟前凑。

照例都是先做试吃,巴掌大的白瓷碗中盛着剔透的糖汁,烹煮得软嫩的果肉犹如戏水的鸭子,水灵灵的窝在其中,瞧着就惹眼。

过往采买的路人被这蜜渍渍的甜香气勾得走不动道,纷纷上前询问起来。

“什么东西?闻起来咋这么甜?”

“大娘,这是我们甘盈斋的苹果罐头,您尝尝来..”周时雁笑眯眯地招呼道,顺手端起一小碗递给老妪。

老妪将小孙子扯到跟前来,“吃、快吃、好东西!”

小孙子双手捧着碗,呼噜呼噜地咽下肚里,乐得眼眸眯成一道儿细缝,“奶奶,我要!”

老妪也是个疼孩子的,当下就扯扯周时雁的衣袖,“姑娘,你们这苹果罐头怎么卖?多少钱一罐?”

“大娘,十二文。”周时雁老实道。

“啥玩意?这一小罐就要十二文?”老妪立时变了脸色,一把抓过眼睛直勾勾盯着陶罐的小孙子,扔下小碗就走了。

“哦呦,可吃不起,快走快走,别看了,娘是不会给你买的!”一旁的妇人听了,也不由分说地拽上孩子,连王喜递过来的试吃都没要。

王喜脸上有些挂不住,手僵在半空中,须臾才窘迫地垂下去。

“什么糖水罐头,听都没听说过,保准是糊弄人的东西...”

“不要不要,连个正经铺面都没有,谁知道卖得干不干净...”

“十二文能买好大一兜苹果了,哪个傻子放着新鲜的不吃,吃你们这不知搁了多久的东西?”

众人贪过这一茬便宜后,说起话来却是愈发难听了起来。

“不买就不买,平白说这埋汰话作甚,我们老实本分做生意,又不偷不抢,你们嘴上积点德吧。”周时雁急性子,一时没把住嘴,怒怼了几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汉子。

“瞧瞧,这小娘子的嘴可真厉害,大伙儿不过说两句,气性就这么大了!”汉子失了面子,张口就想骂人,被李盛源一个眼神都冻了回去。

李盛源一身横肉,膀大腰圆,素日冷着脸不苟言笑,连一向被宠得没大没小的满崽都怵他三分,更别说个头还不及他肩膀的汉子了。

汉子瑟缩了下身子,掉头推开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骂骂咧咧地走了。

云胡听着这边起了冲突,就招招手,把周时雁和李盛源都叫去了一旁,自己过来招呼客人。

但打听的人多,愿意尝尝鲜的人也不少,就唯独没有人买,大伙儿都像是约好了一半,三三两两地插兜瞧着,就想看看谁愿意当这个大冤种,买十二文一罐的苹果罐头。

于是,小摊前人来人往,只见着小白瓷碗摞得半人高,陶罐纹丝不动。

“掌柜的,咱们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等会儿都送出去了,还是没人买咋办?”王喜先急了,他们在甘州开张时,可没应付过这样的情况。

云胡没应话,继续含着笑回应一茬又一岔的客人,他模样生得清秀,说起话来温温和和,哪怕是遇着抬杠的人,也没有丁点的恼怒,

“大哥,我们在府城里是有铺面的,不是随随便便的吃食...”

“这罐头用的果肉是我们从农户家里收来的,都挨个挑拣过...用的时候,苹果先要清水洗上个三四遍,再打掉皮,怕果肉变黑不好看,还得一直浸在水里,干净着呢..”

“这糖水罐头,一来生津解渴,消暑润腹,二来还能解酒之效,客人们都常来光顾,我们在府城里卖时,铺子里的伙计熬上一锅,一日就卖完了,...”

一听说府城里的人稀罕,有人就起了兴致,县里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府城,自是对那边心生向往,但刚一冒头,就被身边人扯了回去,“你听他瞎掰,他要能在府城卖得好,何至于来咱们县里面?”

如此,好些人又歇了心思。

云胡说得口干舌燥,也没卖出去几份,谢见君在对面茶楼的包厢里坐着,瞧见小夫郎有些失落的神色,心里似是被什么东西堵着似的,丝丝拉拉地泛着疼。

“阿爹,糖水罐头那么好吃,为什么没有人买,爹爹看起来好辛苦呐..”大福扒着窗沿,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家爹爹,语气里听着酸酸涩涩的。

谢见君侧倚在窗前,借由宽大的窗棂遮掩住自己的身形,冷不丁瞧见矮巷的拐弯处有三四个半大孩子,正歪着身子一个劲儿地瞧云胡的小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