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晌午日头正盛, 马车“哒哒”地行驶在坑坑洼洼的官道上,溅起阵阵沙雾。

“李先生,等过了这一段路, 咱们找处阴凉的地方, 歇息上个片刻再走吧...”云胡捏在手中的折扇轻挑起竹笭, 朝着驾车的李盛源招呼了一句。

“好嘞!”李盛源爽快应声, 扯了扯套在马背上的缰绳, 嘶鸣的长啸裹挟着清脆的摇铃声, 在苍翠山林间回荡。

“大人,夫人的马车是要在前面停下了。”陆正明听着动静,回身禀告给谢见君。

“嗯…”谢见君微眯了眯眼,探身望了眼数丈外朦胧的马车影儿,喃声道:“一会儿他们停下, 咱们也歇歇…”

“阿爹,我们为什么要在爹爹身后走, 不与他同行呢?”大福小脸儿晒得红扑扑, 褪去了刚出城时的那股子新鲜劲儿, 现下被颠得有些蔫巴, 他不懂自家阿爹分明说的是去东云山,可出了城,便一直跟着马车。

“你想不想见爹爹?”谢见君整了整衣袂,给好大儿挡住毒辣的日光。

“想见!”大福想也不想地应声, 仿若这话含在口中烫嘴似的。

谢见君一窒,抬袖轻敲了敲他的脑袋,酸溜溜地说:“你这崽子, 从前我出门时,可没见着你这般惦记我。”

大福回身圈住自家阿爹, 他胳膊短,只能环个半圆,却也是牢牢地抱住谢见君,像小鸡啄米一般,啄了他满脸的口水,“大福喜欢爹爹,也喜欢阿爹,都喜欢!”

谢见君哭笑不得,总觉得似是被哄了,又像是没被哄,他吐了口气,纵容笑道:“小崽子,你倒是还挺会端水,两边都知道要给自己落个好...”

将将过了三岁生辰的大福不晓得什么叫端水,但阿爹方才问自己想不想见爹爹,他心中高兴,揪住谢见君的衣袖,一个劲儿地追问如何能见。

“这还不简单?”谢见君故作高深地卖起了关子,眼见着好大儿那双像极了云胡的圆眸中,盛满了亮晶晶的碎芒,他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你得答应我一件事儿...”

说着,他竖起一根手指,笑眯眯地谆谆诱导,“爹爹此行是有要紧的事儿去做,咱们就悄悄地跟在他身后面,暗中保护他的安危,如何?”

大福用力地点点头,他看不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只知道不会跟爹爹分开了,“我们是不是不能被发现?”他特地压低了音调,极小声地问道。

谢见君见自家儿子如此上道,笑意几乎要裂到耳朵根,他压着扬起的嘴角,半哄半诱骗道:“若是被发现了,咱们就得被爹爹赶回家了,大福也就不能一直跟爹爹在一起了。”

大福紧抿着嘴,探手扯了扯谢见君的小拇指,煞有其事地同他拉个钩,“那说好了,阿爹可不能反悔的!”

“阿爹想来说话算话,何曾糊弄过你?”谢见君信誓旦旦道,将最麻烦的一事儿解决了,他眸底笑意再遮掩不住,说到底并非是他粘人精,一步都离不得云胡,只这小夫郎如今是个有自己主意的人了,他担心归担心,但也不想将人困在一隅宅子里。

况且,当初这甘盈斋,是他鼓励云胡一手操办起来的,如今更是什么阻拦的话也说不得,不过好在这次要去的地方是白头县,尚且还在他的管辖地域内,明着不能跟,暗地里也能去瞧瞧,但倘若要出甘州,他就当真不能随行了,这律法有令,地方官员未经传召,不得擅离辖地。

遥遥追着小夫郎的马车走了大半天,日暮西沉才瞧见白头县的城门。

谢见君离着车队数丈远便下了马,带着大福在城外茶摊上歇了歇脚。

“大人,咱们何时进城?再晚些怕是要关城门了。”陆正明将缰绳拴在茶摊旁的树上,前来询问。

“不急,等夫人过了城门口,咱们再走...”,谢见君招呼他坐下喝盏茶,自己冲了冲茶盏,给身侧的大福斟了杯凉白开,“来喝点水润润嗓子,这一路叽叽喳喳,喉咙都要冒烟儿了吧?”

“阿爹,喉咙为什么会冒烟?是像犼一样喷火吗?”大福双手捧着茶杯,一小口一小口地轻啄着,还不忘空出嘴来表达自己的疑问。

谢见君将茶杯又往他面前推了几分,一本正经地哄骗道:“是这样没错,你再不喝水,一会儿就要喷出火了,到时候把你爹爹招来,咱二人城都没进就得收拾铺盖回府城了。”

大福连忙猛灌了一口,将喝完的茶杯倒放过来给他瞧,“阿爹,我都喝完了,不会喷火了。”

“嗯,很好。”谢见君苦笑着夸赞了一声,心道他们家云胡可真是辛苦,这小崽子一路过来跟十万个为什么似的,途径何处,都有八百个问题等着他,从花儿为什么是红的,到马为什么不会迷路,巴巴个不停,单是听着,他便已经觉得口干舌燥,也不晓得小夫郎平日里到底是如何应付这小话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