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崔云昭自然是很喜欢的。

如意斋的金器在整个大周都很有名气,尤其是他们的金饰头面,在汴京被夫人贵女们争相抢购,多年来一直都很流行。

不过博陵倒是没有如意斋,只有岐阳和伏鹿才有。

崔云昭笑着看向霍檀,那双漂亮的凤眸似乎也被金玉点亮,光彩夺目。

“郎君哪里来的这珍惜物?”

霍檀见她喜欢,也跟着笑了。

“我今日去寻吕将军,说家里喜欢吃那祁红,想要再求一些,但吕将军说昨日已经都赏了出去,没有其他的了。”

“不过他家中夫人年纪都大了,用不上那些珍贵头面,便把郭节制赏赐的这条璎珞给了我。”

崔云昭听到这里,不由笑道:“他倒是大方。”

吕继明这是明白了霍檀的意思,想要顺水推舟,让霍檀也高兴,只可惜红茶确实没有了,便给了更贵重的东西。

尤其这个主意是崔云昭出的,吕继明这是隐晦地让霍檀感谢崔云昭。

倒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吕将军做事一贯如此。”霍檀笑了一下。

他从盒子里取出璎珞,看着崔云昭:“娘子,我给你戴上?”

这条璎珞确实很贵重,尤其上面那颗玛瑙,又大又圆,应当也不是如意斋的普通款式。

崔云昭点点头,她探出身去,就让霍檀给她把璎珞戴在颈子上。

灯光之下,美人本就霞明玉映,再配上这一条精美贵重的璎珞,更是肌肤赛雪,光彩夺目。

崔云昭此刻问霍檀:“郎君,好看吗?”

霍檀深深看着她,片刻后伸手握住了她的手。

“好看,”霍檀顿了顿,“娘子更好看。”

崔云昭就笑了起来。

收到了礼物,崔云昭很高兴,却还是把那璎珞取了下来,只对霍檀道:“等明年春日里游园,我再戴上,如今出门都要穿斗篷,戴了也白戴。”

霍檀便说:“好。”

他知道,崔云昭现在不过是军使娘子,即便是博陵崔氏女,也不好戴这么贵重的金玉之物。

好东西,也要配得上身份。

等崔云昭把璎珞放好,霍檀才道:“今日我让谭齐丘去了一趟抚育堂。”

一说起正事,崔云昭的神色就变了。

“如何?”她问。

霍檀便说:“今日正好小丘轮值,他们小队本来也要巡逻,他便引着队长往那抚育堂行去。”

“既然路过了,那就没有不进去看一看的道理,所以他们队伍理所应当进了抚育堂。”

崔云昭听得很认真。

霍檀继续说:“小丘回来跟我讲,说抚育堂里只有五六名老者,还都是老妇人,不过她们倒是能照顾幼童,便不显得突兀。”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年轻的仆妇,一直都在抚育堂里帮忙照顾孩子,小丘说其中有两名她认识,就是博陵本地人,原也是军户女。”

霍檀垂下眼眸,想了想,继续道:“小丘还说,他不敢东问西问,便只能粗粗看过,大概看到了三十几名女孩,十几名男孩,女孩的年龄普遍比男孩儿小,都是十岁以下,男孩倒是有两个十三四岁的,已经帮忙做粗活了。”

“除此之外,抚育堂毫无异常。”

“大家都各司其职,有的在劈柴,有的在做饭,还有的在缝补衣物,大约十来岁的几个孩子都在洗衣,显然是抚育堂接的活计。”

抚育堂虽然是特设的慈善堂,可如今府衙也没多少库银,能给他们找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尽量满足每日饭食,不叫他们饿死冻死,已经不容易了。

所以孩子们想要过得更好,就要自己多做活计。

洗衣这种活计,孩子们倒是力所能及,就是天寒地冻,听着实在可怜。

崔云昭叹了口气:“这样听着,确实没什么大问题,不过女孩年纪都偏小,我觉得有些不对。”

“那些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呢?哪怕十六七岁都嫁人了,可十岁到十六七岁之间的也一个都没有?”

霍檀微微蹙着眉头,他道:“也可能跟其他男孩一起出去做工了?”

也有这个可能。

但崔云昭却还是摇了摇头。

“抚育堂有这么多孤儿吗?就光小丘看到的,加上老者,已经有快六十人了,抚育堂哪里能养活那么多人?”

“如果还有人外出,那加起来要有七十人,住哪里呢?”

抚育堂用的是无人居住的荒废院子。

院子里前后有三间屋,还有厢房和厨房等,能住人的房间不过六七间。

哪怕孩子们年幼,都挤着睡通铺,要想住下那么多人也不容易。

这里面还有老者和仆妇,他们要分住两间。

说到这里,崔云昭总觉得有些不对。

可具体哪里不对,要从哪里去想,崔云昭却没有头绪。

她抬眸看向霍檀,霍檀也正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