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第五个世界千里光】36

谢琇问道:“那么那位郑蟠楼郑公子, 判的是什么刑罚?”

晏行云语声里的那抹讽笑之意尽去,他冷声道:“秋后处决。腰斩弃市。”

谢琇:!

竟然能让刑部出具此等刑罚!那个郑蟠楼定然是做了什么不得了的大案!罪有应得!

谢琇道:“既是如此,刑部理应证据齐备,才敢判他秋决, 为何大理寺竟要打回?”

晏行云挑了挑眉。

“还能有什么原因, 姜明见讨厌盛如惊呗。”他语气随意地答道。

谢琇:……?

她想了一下, 猜测“姜明见”应该指的就是姜云镜,当初的姜小公子。

“明见”应该是姜云镜的字。大约就是出自于《贞观政要》里那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但她始终不明白, 姜小公子当初得以重新科举,也是受到了盛应弦的帮助,将他的来历一一厘清,又给了他一个清白出身, 替他隐去了曾经被长宜公主抢去藏在府中做面首的那些难堪岁月;何以姜小公子如今得势,却要处处与盛应弦为难?

难道他还真的成了个黑化权臣, 忌讳自己那点难堪往事的知情者, 所以处处针对盛六郎?!

只恨自己现在不是纪折梅,不能直接冲过去为弦哥出头, 训斥这个熊孩子!怒!

谢琇心中已是翻江倒海, 面上却一点不露。

“此案关系重大,皇上真的要让你协同刑部和大理寺重新调查?”她轻声追问道, 露出关心又担忧的神态。

“啊,应该是。”晏行云随随便便地应道。

谢琇猜不透这桩案子里她应该从何处介入, 于是便问道:“那么你需要我怎样配合你?”

晏行云长眉一挑,捏着她指骨的动作终于停顿下来, 他撩起长睫,静静凝视着她。

谢琇:?

他就那么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看了许久,仿佛是在心里构想着什么,又仿佛只是在衡量她的分量和价值。

最后,他简单地说道:“我要你去搅乱盛如惊的思量。”

谢琇:“……什么?”

小侯爷只差没有直说“我要你去搅乱盛如惊的心”了!

果然不愧是无CP大佬!对着夫人也能说出这等冷冰冰类似合作伙伴的言辞!

晏行云微微蹙眉,似是也觉得何处有些古怪;但他那种“世人只分有用和无用”的固有心态终究起了些作用,他手指微微收紧,握住她的手,眉目恳切地望着她。

“我不能让此案落入他的节奏……大理寺来者不善,刑部亦不甘受辱;涉案之罪人,又是皇上的奶兄唯一的后人……琼临,我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已经面临深渊绝壁了。”他一字字说道。

“张家也必定落井下石,无论是因为当初郑故峤不肯与他家结盟,故此想要报复;还是如今我协理此事,想要借此把我打下去……他们必定出手搅乱此案,可一举两得。”他冷静地与她分析道。

“郑故峤郑大人,则是皇上的奶兄,总有些昔日的情分……但他的独子犯下的乃是叛国大罪,是不可能被翻案或宽赦的。琼临,此案我进一分则殆,退一分则危,压根就不是一件能够讨皇上欢心的好事,我却别无退路……”

谢琇听得几乎毛骨悚然。

“叛国大罪?!”她重复了一遍这个罪名,头皮发炸。

“是的。”晏行云说。

那一刻,他俊秀的脸上,双目若有暗芒。谢琇仿佛第一次从他的脸上,看出了当初长宜公主形容他时所说的那种“带着一丝凌厉感的漂亮”。

“郑蟠楼,志大才疏,不满皇上为他安排的荫职,为北陵所收买做暗探,事发被捕,证据确凿,刑部拟定秋后处斩。”他冷冷说道。

谢琇目瞪口呆,半晌方说出一句话来:

“……他可真是,富贵烧心,活腻歪了。”

……

晏小侯要谢琇去“搅乱盛如惊的思量”,是因为他推测,案子被大理寺打回刑部后,盛应弦一定会另起炉灶,重新再去调查,看看他有没有错过任何细节。

然而这桩案件,办到如此地步,已经够了。

已故的郑故峤郑大人,好歹是皇帝的奶兄,从前对皇帝忠心耿耿,替皇帝办过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重要事。虽然走得早,但在皇帝心里也不是全无地位。

他子息不旺,没有女儿,夫人亦没有生育,郑蟠楼是他的一个妾室生的。虽然他和他家老太君——也就是皇帝的乳母——在世时,郑家富贵荣宠,但人走茶凉,郑蟠楼被惯溺得有些歪了,没有多大本事,倒总想着能跟父亲做一样大的官。

永徽帝虽平庸,但他有一点好处,就是十分明白自己的平庸,并且任用有才之人为官作宰,好为大虞的延续出力。

因此,在他看来,给郑蟠楼荫个云川卫千户,已经足够了。他甚至还给当时的指挥使盛应弦下过口谕,说郑蟠楼志大才疏,万不可让他经办正经紧要之事,以免误事。